-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內容提要
●為了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我們黨進行了長期探索,并最終開辟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包含著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運用、對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對基本國情的科學把握、對時代特征和世界形勢的科學判斷,同時也融合了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貫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和拓展,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創新精神。這種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使黨的事業充滿了活力,使民族復興獲得了新的強大生機。這條道路的開辟和拓展,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創新精神。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前進,開創工作新局面,贏得事業新勝利,就必須不斷發揚創新精神,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創新歷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是一個從理論到實踐不斷創新的過程。立足于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辟過程的一個顯著特征。
隨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我們黨解決了用社會主義救中國的問題。接下來,用社會主義發展中國便成為我們黨需要解決的一個新的歷史課題。解決這個歷史課題,也需要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認為,解決中國問題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國經驗。為了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我們黨進行了長期探索,提出了許多正確的思想。但這一探索沒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其間還發生了失誤、出現了曲折。
進入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如何用社會主義發展中國這一問題繼續不懈探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為我們黨加深理解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奠定了思想基礎。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黨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黨的歷史任務已從“救中國”轉變為“發展中國”,即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建設社會主義,都要圍繞這樣的歷史任務來展開。要解決發展中國的問題,走出一條新路,就必須實行改革開放,突破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擺脫封閉半封閉的狀態。在改革開放中發展社會主義、發展中國,由此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最重要的創新舉措。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功開辟的重要標志,同時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以后,實踐的腳步在加快,理論創新的腳步也在加快。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礎上,相繼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并在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和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上作出了獨創性貢獻。這兩個理論成果的相繼形成,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逐步拓展深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開拓創新的過程。
黨的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一個明確的概括,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再次重申了這個概括,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概括,包括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提出了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同時也確定了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目的,揭示了我們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