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6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組織部舉辦以“走進中共中央組織部”為主題的開放日活動,來自50個國家的54名駐華高級外交官實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干部和人才工作。這是中組部首次舉辦開放日活動。中新社發(fā)周兆軍 攝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從成立之初的50多人到目前的8000余萬黨員,中共成立90年后不僅成為世界第一大政黨,而且它領導下的中國也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界對此表示驚嘆和肯定的同時,也有對中共及其領導下的中國越來越多的關切。
中聯(lián)部副部長艾平曾表示,如果想深入了解今日中國,鑰匙就是了解中國共產黨。“當前中共正‘走出去’、‘請進來’,積極開展政黨交流與對話,加強與世界的互動”,外交學院教授、政黨研究專家余科杰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近年來中共正是以此回應外界的關切,同時也塑造著自身開放透明的國際形象。
如其所言,始于2010年的中歐政黨高層論壇,就是近年來中共利用黨際交往渠道,主動“搭臺”尋求對外接觸和對話的諸多嘗試之一。
今年5月,第二屆中歐政黨高層論壇召開,19個歐洲國家的80多名政黨領導人來華出席,期間中共與30多個政黨坦誠交流,尋求理解合作。與會的歐洲議會社會黨黨團主席舒爾茨表示,“參會的30多個歐洲政黨文化、歷史、理念都不盡相同。即使在歐洲,我們也很少有機會坐下來交流看法,但通過這次論壇在中國找到了坦誠交流的機會。”舒爾茨對中共的發(fā)展變化感到“驚嘆”,直言“中國共產黨更加開放”。英國工黨影子內閣外交大臣道格拉斯亞歷山則認為,中歐政黨高層論壇本身是中國和中共更為開放一個很好的證明。
余科杰說,中共對外更為開放,交流更為積極,這樣不僅回應了外界的關切,拉近其與國際的距離,同時也會減少外界的誤解。
“我不認為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對全球會是一個威脅,西方不應擔心中國的成功,而應該擔心它的失敗。”世界級智庫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李成,6月來華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國際研討會時這樣說。
6月10日,艾平在中聯(lián)部首次面對境外媒體的開放日上表示,截止目前,中共已經和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交流與合作,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深層次的交往格局。
可見,從中共隨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初進國際視野,到新中國初期“倒向社會主義一邊”,再到中共摒棄意識形態(tài)、積極對外交流,走過90年,外界所謂的中共“神秘”色彩正不斷地弱化。
余科杰表示,除積極推動政黨交流外,中共近年來也不斷推動自身各部門從“神秘”走向公開,塑造了其開放透明的形象。6月14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首次舉行公眾開放日,來自50個國家的54名駐華外交官走進中組部,實地了解中共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的考試測評工作及中組部如何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加強中共基層建設等。
開放日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與各國使節(jié)交流時,對使節(jié)們的提問坦誠回應,其中不乏宗教信仰、反腐敗等熱點話題。李源潮表示:“有人說,組織部門是一個神秘的部門,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不僅向黨員敞開大門,也向所有人敞開大門,包括外國朋友。”對此,西班牙駐華大使布雷戈拉特說:“走進中組部,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選拔干部、選拔人才的過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看到了中國共產黨更加開放的一面。”
這只是中共推進自身部門公開的舉措之一。在此之前,2010年6月30日,中共中央11個部門的新聞發(fā)言人首次集體亮相。翌日,中共中央黨校在繼3月份首次向外國使節(jié)開放后,又首次面向境外記者團開放。同時,中聯(lián)部、中紀委、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等部門也相繼多次舉辦開放日活動,展現(xiàn)中共更為開放自信的心態(tài)。
而正是通過活躍的政黨交往、不斷開放透明的黨務工作等活動,中共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已經并且正在發(fā)生著轉變。這種轉變正如中聯(lián)部副部長李進軍在第二屆政黨高層論壇上所說的,中國共產黨正在逐步樹立民主、進步、開放、透明的良好國際形象。(中新社記者 郭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