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有多少不知名的共產黨人為國捐軀——不怕犧牲,雖死猶生
在上海的龍華烈士陵園,有一個無名烈士墓,集體安葬了271名沒有留下姓名的烈士;在井岡山斗爭的兩年零四個月里,平均每天有50多位烈士倒下,銘刻在烈士名錄上的只有15744位,有3萬多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在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成為執政黨的28年間,凡是留下紅色足跡的地方,都有烈士陵園,而幾乎每個烈士陵園,都有無名烈士。“要精確統計有多少共產黨員為新中國獻出了生命,比較難,因為犧牲巨大……”黨史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政治系主任齊衛平說。
根據民政部的統計,為了建立新中國,全國有2100多萬革命者捐軀,而各地烈士在冊記載的只有160多萬,有1900多萬革命先烈名字無法確認--他們中間,有多少共產黨員,倒在血與火之中?
新中國成立后,很多人飽含深情,嘗試在逝去的時光中找回無名烈士的名字。
記者在貴州遵義采訪時發現這樣一個故事:當地有一座家喻戶曉的紅軍墳,墳前有一座高大的銅像——一位女紅軍衛生員正在給懷里骨瘦如柴的孩子喂藥。銅像前,香火不斷,銅像的腳背,已被前來瞻仰的人們觸摸得光滑發亮。
從1935年開始,人們口口相傳:紅軍當年離開遵義時,一位女軍醫因為給群眾治病而掉隊,結果被敵人殺害。群眾將她掩埋于此,年年虔誠祭奠,稱之為“紅軍菩薩”,甚至給她取了個名字叫“小紅”,并排練成舞劇《紅軍魂》,搬上了舞臺。
“墳里究竟埋葬的是我的哪位戰友?”得知這個傳說后,長征途中任紅三軍團五師軍醫老紅軍鐘有煌,一直想揭開這個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他致函中共遵義市委黨史研究室,提出對“紅軍墳”里衛生員的“性別”的疑問,并介紹了紅十三團最后撤離遵義時發生了二營衛生員龍思泉為農民看病而沒歸隊的情況。遵義有關方面十分重視,多次派人到北京訪問這位老紅軍,并根據他所提供線索,在當地群眾中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考證,找到了當年參加埋葬這位紅軍遺體的兩位農民,證明這位紅軍是男的,由此確認:這位紅軍就是為農民治病后失蹤的二營衛生員龍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