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1933年底,紅四方面軍為反對軍閥劉湘的“六路圍攻”,將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由鸚歌嘴遷于沙溪鎮王坪村??傖t院擔任收治前后方傷病員的任務,最多時高達數千人余人。由于當時條件艱苦,環境惡劣,成千上萬的紅軍傷病員因傷勢過重,且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在醫院不幸光榮犧牲。1934年7月,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為褒揚革命烈士,紀念廣州暴動七周年,決定在王坪烈士墓區修建墓碑。時任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張琴秋題寫了碑名,繪制了圖案,由石匠羅吉祥等二十余人鐫刻雕琢,同年10月落成。烈士墓碑由碑帽、碑體、碑座組成。碑帽高0.87米,呈塔狀,頂部嵌有一大一小兩個球形帽,四角微翹;碑體正中豎刻著“紅四方面軍英勇烈士墓”兩旁是一幅對聯,上聯為“為工農而犧牲”,下聯是“革命的先軀”,橫批是“萬世光榮”,碑體地左右兩側分別鐫刻著手槍和步槍圖案。碑座高1.5米,寬1.62米,上面鐫刻著鐵錘、鐮刀、五星圖案,來預示人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鐵錘砸碎舊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烈士墓碑前一張石供桌,兩側各安放著一門用石頭雕鑿的迫擊炮。1935年秋,紅軍撤離通江后,地主還鄉團蓄意掘墳毀碑,當地群眾于半夜將墓碑深埋地下。新中國建立以后,恢復原墓碑,石供桌,迫擊炮和一部分烈士墓。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革命根據地訪問團由余洪遠帶隊,在這里祭掃陵園舉行了降重的追悼大會。1979年,縣人民政府將王坪烈士陵園定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被省人民政府定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4月,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為該園題詞:“學習革全先烈們的不怕艱苦困難獻身革命的精神,為實現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而奮斗!”。1985年,擴建為王坪烈士陵園,座落于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占地南北寬500米,東西長1000米,園內安埋七千多烈士,其中師團級以上的有30多名。1987年8月,省人民政府核實公布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全國唯獨僅有的紅軍為自己犧牲的烈士建造的墓碑,也是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1989年8月,國務院批準將“王坪烈士陵園”列入全國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1年7月1日,縣委、縣人民政府將“王坪烈士陵園”更名為“紅四方面軍革命烈士陵園”。1995年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首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7月,開始修建陵園接待樓,9月竣工。該樓為一樓一底共278平方米,底樓為接待大廳,二樓為管理人員辦公室和住宿室。8月1日,國家民政部批復將“紅四方面軍革命烈士陵園”更名為“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年內對陳列室全面改建,新建兩幢烈士事跡陳列室,陳列室為中式建筑,灰瓦紅墻,典雅古樸。陳列室展出在通江境內犧牲的團以上紅軍指揮員的生平事跡烈士遺物,內容豐富,生動形象,再現了革命烈士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2003年,在陵園附近大城寨石崖上鏨刻了巨幅石刻標語“紅軍精神萬歲”。 2005年4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央宣傳部、國家旅游總局等13個部門聯合公布了30條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100個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通江縣有3個紅色旅游景點被納入了第28條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有2個景點被納入了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其中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紅色旅游景點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縣委、政府對陵園展覽室以聲、光、電等現代傳媒技術進行了重新布展,對紅軍烈士集墓進行了維修,對陵園后山進行了大地藝術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