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閉幕。這次全會的一個重要議程是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十七屆四中全會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直面現實的勇氣,針對當前黨的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勾勒出一幅具有可操作性的黨建路線圖。
關鍵詞: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
《決定》指出:“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由此,全會特別強調,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有關專家說,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全黨范圍內第一次明確提出的一種嚴峻、真切、現實的考驗。既然是考驗,就有一個能不能合格、及格的問題,也就有一個對外部環境是否知己知彼的問題。為此,《決定》首次鮮明地提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并將其具體化。
《決定》特別提出:“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全會要求全體黨員和干部要“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更為意味深長的是,全會把善不善于學習,作為執政黨能不能夠保證“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專家特別強調要注意“決定性因素”這5個字。
如何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決定》作出了詳細部署,強調要把理論素養、學習能力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干部重要依據;建立基層黨員輪訓制度,落實基層黨員教育培訓規劃,拓寬黨員受教育渠道。
同時,《決定》首次提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大任務,要求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和時代特征大力推進理論創新,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培養造就一大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特別是中青年理論家,增強科學理論教育引導群眾作用。
關鍵詞:推進黨內民主
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許耀桐說,四中全會重申了十六大報告的提法,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同時,也著重指出,必須貫徹落實黨的民主集中制。
《決定》提出以加強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為基礎,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強調以落實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為重點,進一步提高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度,充分發揮黨員在黨內生活中的主體作用,推進黨務公開,健全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改善黨代表大會代表結構,提高基層一線代表比例,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范圍。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高新民說,這顯示出黨內民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以基層為重點實行漸進式改革。
許耀桐說,黨內民主要強調民主集中制,首先強調黨員的主體地位,保證和落實黨員的權利。黨員的權利包括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建議權、批評權、監督權、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控告權、申訴權、辯護權、檢舉或揭發權、罷免權、保留意見權等等。其中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對黨的各級干部的批評權、選舉權、罷免權。這“三權”至為重要。黨內生活正常不正常,與這“三權”的實際情況執行得怎么樣,實行得好不好有很大的關系。
為了不斷完善黨內民主,《決定》對黨內民主建設的重點進行了設計和安排,如堅持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黨的堅強團結保證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完善黨代表大會制度和黨內選舉制度,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關鍵詞: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決定》指出,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著力擴大覆蓋面、增強生機活力,使黨的基層組織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浦東干部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執行院長劉靖北說,《決定》首次提出選好配強黨政正職領導干部,強調著力抓好縣委書記隊伍建設,加強鄉鎮黨委書記隊伍建設,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要求選好配強街道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黨組織負責人,以及切實解決農村基層組織負責人基本報酬和社會保障問題,這體現了我們黨對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的高度重視。
《決定》首次提出建立來自基層一線黨政領導干部培養選拔鏈,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力度,重點加強年輕干部黨性修養和實踐鍛煉,扎實抓好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合理使用各年齡段干部,切實解決領導干部任職年齡層層遞減問題。這一提法不僅新穎,而且具有非常現實的針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