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駐日本記者謝宏宇):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昨晚(19號晚)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廠房的兩層防護門在當天晚上8點50分被打開。當2號機組核反應堆的兩層防護門被打開后,究竟有多少放射性物質被排放到大氣中?對于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有多大?本網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日本記者謝宏宇了解詳細情況:
記者:東京電力公司19號晚間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廠房的兩層防護門在當天20點50分,也就是北京時間19點50分被打開了。這兩層防護門被打開后,廠房內的大量放射性物質將極有可能被排放到周圍大氣等環境中,這個量據東京電力公司自己估算,將達到18億貝克勒爾。東京電力公司對此解釋說,在打開2號機組反應堆廠房大門之前,該公司從本月11日起,就在使用凈化裝置,對廠房內部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進行了凈化作業,降低了放射性物質的濃度。所以它辯解說,即便是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排放到環境中,對環境的影響也是非常小的。
此前,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機組也曾經因為打開兩層防護門,導致約有5億貝克勒爾的放射性物質被排放到大氣中,這次二號機組排放的放射性物質遠遠超過了一號機組,達到了18億貝克勒爾。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物質泄漏在3,4月最嚴重時,一度達到每小時1萬萬億貝克勒爾,且持續數小時。據統計,人體最大能承受的范圍是一年1毫希弗,相當于0.001貝克勒爾。所以說,這次東京電力公司再次大量排放放射性物質,很多人還是很擔心的。不過,據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由于放射性物質被大氣所稀釋,周圍附近的放射性污染指數估計只要0.0014微希弗,換算為一年的輻射劑量還不到1毫希,還不到普通人一年遭受輻射的上限。
主持人: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東京電力公司決定打開2號機組廠房的防護門呢?
記者:這次東京電力公司決定打開2號機組廠房的防護門,是因為該處廠房內由于地下積存的受污染的水出現蒸發,導致濕度過高,據進去作業的工作人員表示,就像一個高溫桑拿間,很容易引起脫水等癥狀,無法開展各種搶修作業,此外,東京電力公司認為即便是排放出18億貝克勒爾的放射性物質,也幾乎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所以決定這次打開2號機組的防護門。到20號凌晨4點,2號機組防護門被全部打開。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也認為此舉問題不大,并說這次開門舉動也征求了當地政府的意見。
主持人:目前來說,福島核電站事故給日本核電企業造成了哪些影響呢?
記者:目前,福島核電站事故使得日本企業競標國外核電站項目的多年努力基本都泡了湯。今年1月日本總務相片山善博訪問馬來西亞時向該國總理轉交了首相菅直人的親筆信,并要求對核電站項目的調查和建設工作提供協助。據日本媒體最新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等日本企業目前已經向日本和馬來西亞兩國政府表示,放棄競標馬來西亞首座核電站項目的可行性調查工作。因為反應堆的型號等是根據這個調查內容來決定的,所以日本輿論認為,放棄競標調查工作實際上已經使日企失去了馬來西亞核電站項目的奪標可能。
此前,面對經濟復蘇乏力,日本政府曾把向亞洲出口核電基建設備定位為經濟增長戰略的中心,但是日本國內方對核電站建設的集會游行一浪接著一浪,原本希望在日本幫助下,計劃建設核電站的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出現了觀望和謹慎的態度,日本核電站項目期待走出去的做法短時間內已經變得不現實了。
主持人:好的,感謝謝宏宇的報道。另外,我們再來看一條相關的消息。聯合國機構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日本在核安全方面存在監管不力、準備不足等缺陷,導致地震和海嘯風險被低估。
國際原子能機構一支18人工作組5月24日至6月2日在日本實地評估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并起草了一份160頁的報告,當地時間17日呈交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以供本周舉行的核安全部長級會議參考。
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認定,日本低估了海嘯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潛在威脅,應對海嘯風險的“深度防護”措施不足。
按報告的說法,國際原子能機構2007年曾建議日方設立一個權力更大、更為獨立的核安全監管機構,但遭到日方的拒絕。專家認為,日本擁有一個有序的緊急事件防范和應對體系,但復雜的組織結構關系延誤了政策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