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原題:以服務型黨建“頂層設計”托起“大美連云”
——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心得體會
中共連云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朱其松
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是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干部的基本職責。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并首次把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上升為全黨的黨建目標,這是黨的建設理論的新發展,更切合當前中國發展實際,濃縮了時代特色,回應和對接了群眾的多元服務需求。只有秉承“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理念,把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抓具體抓實在抓到底,才能讓基層組織工作更具生命力、活力和創新力,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一、凝聚“愛港厚德”思想共識,讓黨員干部“安在連云”
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心浮氣躁,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缺失、信念迷茫的原因。黨的十八大報告從抓好思想理論建設、抓好黨性教育、抓好道德建設三個方面對堅定理想信念提出了明確要求。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凝聚新的發展共識是提升領導班子執政能力,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力抓手。
結合連云區實際,就是要在學深、學透、領會好十八大精神的基礎上,大力發揚 “愛港、厚德,活力、卓越”新連云精神,喊響“沒有與連云無關的部門和干部”的口號,讓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轉化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內在需求和動力。一是要依托三區共建,舉辦“學習貫徹十八大聯合讀書班”,圍繞打造“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統籌駐區單位資源,全方位凝聚人心、匯聚合力、集聚能量。二是要開展大規模多層次培訓,邀請省委黨校、東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專家來區集中授課;舉辦鄉街、部門正職境外拓展培訓;組織年輕干部、女干部清華大學脫產提升培訓;選派一批年輕干部赴村居和港口集團等駐區單位掛職鍛煉,努力鍛造一支“懂規劃、會算賬、善攻堅,特別能戰斗、特別敢擔當、特別有辦法”的復合型干部隊伍。三是要把聯系服務群眾作為作風建設重要內容,深化領導干部下基層“五進四解三轉”活動,推動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走進基層和發展最前沿,擴大民主,了解民意,積極教育引導廣大干群樹立科學發展觀,提高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和本領。
二、構建“東中西黨建合作示范區”,讓基層群眾“樂在連云”
“人民”二字貫穿黨的十八大報告始終。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做到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從組織工作來說,就是要高擎服務大旗,通過打造服務型黨組織,引領社會管理創新,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工程深入開展。
結合連云區實際,就是要發揮自身輻射東中西的區位、資源優勢,通過構建“東中西黨建合作示范區”,統籌轄區黨建資源、實現全區一盤棋,積極為港口發展服務。一是要主動對接多元服務需求。隨著連云區發展逐漸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進一步深入推進,因征地拆遷、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涉農涉漁利益、涉法涉訴等問題更加復雜,越迫切需要轄區內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承載更多的服務社會、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使命。要通過打造“東中西黨建合作示范區”,把港口企業、中西部駐區辦事處、轄區駐軍部隊等分散的力量統起來,把多元化服務的基點串起來、把結構復雜的黨組織和黨員的熱情聚起來,積極回應社會的多元化需求。二是要深化拓展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堅持深調研、搭平臺、擴隊伍、上臺階,突出服務“港產城一體化”建設,成立東橋頭堡服務型黨建研究會,舉辦高規格“服務型黨建”研討會和專家論壇,不斷提升理論層次和實踐水平。開展“三區共筑黨建橋頭堡”活動,有效破解駐區單位多、資源統籌難,條塊限制多、工作協調難,利益交織多、訴求滿足難等諸多難題。三是要實施基層黨建創新示范工程。在現有基礎上,把老君堂村、大港社區、久和混凝土公司等黨組織打造成為全省一流的農村、社區、非公企業黨建示范點。實施村(社區)領頭雁培訓提升計劃,圍繞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服務重點工程,推出一批黨員志愿服務、社區黨建共建等基層黨建先進典型,引領社會管理創新。
三、構建“東橋頭堡”英才集聚高地,讓優秀人才“美在連云”
人才是強國之本,人才是競爭之基,人才是轉型之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吹響了向人才強國邁進的號角。只有積極為人才干事創業搭建好平臺,為人才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才能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作為江蘇沿海開發第一區,連云區如何發揮龍頭作用,后發先至,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在人才,急需大批優秀人才涌入連云,支撐發展。一是要加強人才宏觀管理。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堅持和落實黨管人才原則,深化黨政領導聯系人才工作制度,進一步加強對人才工作的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努力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二是要推進人才工作載體建設。重點打造保稅物流園、寶蓮科技園、海水化工博士后工作站、電子口岸科技研發中心等一批立足東區、面向全省、輻射東中西的高位平臺。三是要優化人才工作環境。出臺《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優惠扶持政策》,建立完善人才“引進補助、培養管理、獎勵資助、優質服務”四位一體的政策體系,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努力把人才優勢轉化為支撐東區發展的經濟優勢。四是要打造創新創業領軍團隊。突出抓好高層次人才引育管理,深入推進“東橋頭堡英才集聚計劃”,舉辦“夢圓連云”科技創業周,大批引進金屬冶煉、精細化工、新材料研發等沿海產業鏈急需緊缺專業人才。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依托東中西部合作示范區建設,優化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利用5年時間,引進200名以上創新創業人才,培養100名沿海經濟帶科技領軍人才和 20名省級創新創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