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更加關注民生
今年25歲的陶文生家住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百省鄉那布村,一個名副其實的邊境一線村屯。作為村里的團支部書記和一名年輕黨員,陶文生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邊境的老百姓生活仍然艱苦,期盼國家能進一步加大興邊富民力度,給予邊疆地區更多政策優惠,加大產業幫扶力度,改善道路等基礎設施,‘輸血’的同時更加注重‘造血’。”
200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黑龍江大慶油田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電焊工王召軍說,十八大以后,希望黨組織更多地關注就業、醫療、住房以及社會養老等問題。這些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民生細節,也影響著群眾對黨的政策的支持和參與。
31歲的共產黨員黃秀明是廣西隆安縣民間公益組織“璐曦愛心之家”的負責人,她放棄了大城市條件優越的工作,在大山中堅持自己的愛心扶貧濟困之路長達9年。“今年,我發起成立的這個公益組織終于注冊成功了!如今,黨和政府對社會組織的開放和支持力度越來越大,社會組織‘潤滑劑’的作用可以極大地融洽黨群關系。”黃秀明告訴半月談記者,她期盼基層黨組織能凝聚更多的公益人才,并通過創新活動鼓勵青年黨員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幫扶初創期的民間公益組織。
曾經和媽媽靠每月150元的低保金生活過的洪潤浩,深知在群眾困難時黨組織伸出援手的溫暖。“每一件細節小事都反映著黨群關系的微妙變化。”洪潤浩說,在他創辦的志愿者服務隊中活躍著很多黨員的身影,他們為農民工子女補課、服務的每一個言行細節,都在喚起群眾對黨的信仰和支持。“有的時候黨群關系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扶救助,更是每一個黨員那一份份真誠的心。”
為青年黨員提供更大成長空間
廣西南寧鐵路局柳州電務段融安信號車間技術員潘承清是一位侗族黨員。作為一個技術尖子,他表示,隨著鐵路朝著高科技、高速度方向發展,科技人才的培養以及行車安全保障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期盼我們的黨組織為年輕黨員提供更多學習和培訓機會,以更好適應時代需求,為千里鐵道線的安全暢通發揮先鋒示范作用。”潘承清說。
2005年畢業于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的王云鵬,是海南中部山區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的一員。“除了進行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改變保護區老百姓粗放、落后的生產方式,保護好鸚哥嶺珍稀的熱帶雨林資源。”王云鵬說,因為環境偏僻、交通不便,保護區內的百姓缺乏農業生產和環保生活的技術,于是他和他的團隊就送技術到基層,幫村民建起環保旱廁,培訓林下套種技術,推廣了軟床豬圈、水稻覆膜等生產方式。
王云鵬表示,鸚哥嶺青年團隊的成績之所以受到各界的認可,與黨組織對年輕黨員的培養密不可分。他說:“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青年黨員加入到基層工作中來,甘于吃苦、甘于奉獻,也希望黨組織給這些黨員多些關懷和幫助,讓他們在廣闊的基層舞臺施展拳腳,有所作為。”(《半月談內部版》2012年第11期,記者鄒大鵬 覃星星 夏冠男 王自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