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轉《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肯定包產到戶等各種生產責任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
1月11日 鄧小平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翌年6月26日,鄧小平會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提出實現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六條方針。
1月13日 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發表講話,提出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四化”方針。
2月20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
3月8日 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問題的決議》。經過改革,國務院各部委和直屬機構由98個裁減、合并為52個,工作人員編制減少三分之一左右。
3月31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明確闡述了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爭取、團結和教育宗教界人士,落實黨的各項宗教政策等問題。 4月1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打擊經濟領域中嚴重犯罪活動的決定》。
8月17日 中美兩國政府就分步驟直到最終徹底解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通稱八一七公報)。這是中美兩國政府繼1972年上海公報和1979年建交公報之后發表的第三個關于中美關系的重要公報。
9月1日-11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補代表145人,代表全國3900多萬黨員。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胡耀邦作《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報告。大會提出從1981年到20世紀末,力爭使全國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奮斗目標。大會通過的新黨章,繼承和發展七大、八大黨章的優點,系統總結黨的建設的經驗,對黨的性質、目標、任務、領導作用、組織原則、各項制度、對黨員和黨組織的基本要求等作出了系統規定。大會決定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9月12日至13日,十二屆一中全會選舉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云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鄧小平為中央軍委主席,批準鄧小平為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云為中央紀委第一書記。
10月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中央黨政機關干部教育工作的決定》,規定中央黨政機關的所有干部都要分期分批參加輪訓,要求中央黨政機關的干部教育經常化、正規化、制度化。翌年5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實現黨校教育正規化的決定》。
11月26日-12月10日 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通過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六個五年計劃》。新修改的《憲法》加強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擴大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規定恢復設立國家主席和副主席,設立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國家領導人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12月11日 全國政協五屆五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對人民政協的性質、任務、作用、工作總則和組織總則等基本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