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長葛紅林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 傅陽/攝
中國網3月10日訊(記者 傅陽) 2011年5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后,確立了成渝經濟區為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區域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18個重點開發區域之一。
國務院批準實施的《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中明確提出“雙核五帶”的總體布局,即以成都、重慶為兩個發展核心,沿長江、成綿樂、成內渝、成南(遂)渝、渝廣達五條發展帶。
在這一總體布局中,“雙核”將肩負著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的重大使命。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長葛紅林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形象的將“雙核五帶”中的成都、重慶比喻為啞鈴的兩頭。
“我給你做個比喻”,葛紅林說。成都與重慶兩個‘核’之間實際上是一個啞鈴的兩頭。啞鈴兩頭連接起的成都周邊一些城市及重慶周邊一些城市。” 葛紅林雙手握成啞鈴狀。
“‘雙核五帶’的核心目標是,通過成都、重慶兩個發展核心發展,進而帶動沿長江、成綿樂、成內渝、成南(遂)渝、渝廣達區域整體發展。”葛紅林表示。
按照規劃,成渝經濟區建設的重要目的是提升城市功能,發展城市群。而依托成都、重慶 “雙核”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強與周邊城市之間的聯系,則更能形成具有輻射作用的城市群發展態勢。
有專家認為,“雙核五帶”如能根據規劃順利開展并完成,其構建的區位一體的立體網絡將對成渝經濟區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將連接成都與重慶兩個‘核’之間的城市群帶動起來。這很關鍵。”葛紅林認為,把成都和重慶作為兩個核心,加強成都與重慶之間的合作,形成雙方在經濟、產業、結構等方面的良性互動和優勢互補局面,是實現成渝經濟區戰略目標的關鍵所在。
“規劃中的‘雙核五帶’,稱得上是西部自身謀求發展的切實之舉。有利于區域之間加強合作與聯系,實現優勢互補。”葛紅林希望,通過這種“帶域經濟”和“區塊經濟”的相互整合、互相促進,使成渝經濟區建設有顯著的進展。
“我是成都市長,我會全力建好成都‘核’。”葛紅林肯定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