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新網3月3日電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定于今日在北京開幕,揭開一年一度全國“兩會”大幕。港臺地區媒體和外國華文媒體普遍予以顯著報道,關注“十二五”開局和經濟轉型關鍵,關切民生熱點,展望高層施政重點。
大幕將啟的今年中國“兩會”,正逢“十二五”開局之年。兩會前夕,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網友在線交流。網友的提問涉及從物價到就業、從房價到個稅改革等諸多熱點問題。
2月19日,以“社會管理及其創新”為主題的省部級領導干部研討班上,胡錦濤罕見地用三個“最大限度”要求督促省部級高官在“社會管理”轉變上下功夫。有外媒形容,中央高層和黨政軍省部級、大軍區級“一把手”集中研討“社會管理”,顯示中央有意把加快社會改革、加強社會管理作為“十二五”時期“新戰場”;細讀胡錦濤談話,發現高層用詞是“管理”,凸顯了執政服務意識。
關注“十二五”開局和經濟轉型關鍵
法國《歐洲時報》3月1日發表評論說,中國“兩會”將于本周拉開帷幕,由于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因此本屆“兩會”確定的政策,將直接影響到今后幾年的經濟發展。隨著全球金融危機逐漸離去以及刺激經濟政策的退出,中國正把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到擴大內需上。今后5年,中國經濟中消費拉動的作用能否逐漸凸現,也將成為中國經濟能否真正實現轉型的關鍵。
加拿大《星島日報》當地時間2日刊出社論指出,今年兩會重大議題當是審議并通過“十二五”規劃。專家介紹,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民眾收入擴大內需,將是“十二五”規劃的l兩個最重要內容。
美國《僑報》3月2日社論說,幸福首先是從經濟角度衡量的有品質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從社會角度衡量的有尊嚴的生活。讓人們“活得有尊嚴”。
臺灣《旺報》3月3日刊出社論說,中國順利走過金融危機,國家經濟更為強大,但世界工廠必須轉型為世界市場,大陸要如何在多重壓力下,持續維持經濟發展,關鍵重大。因此,今年“兩會”意義特殊。
關切民生熱點展望高層施政重點
近年來,民生議題都是全國“兩會”的熱點。在關注中國發展大趨勢的同時,眾多海外華文報章也把目光投向具體熱點領域。
針對物價問題,香港《大公報》日前刊文說,總理溫家寶在農歷除夕之際提出,“穩定物價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這番言論也延續了中央高層對于民生保障工作的一貫重視。香港中通社2日刊文稱,面對物價快速上漲的勢頭,中央實施了包括轉變貨幣政策基調等在內的一系列舉措。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物價問題必然成為“兩會”議題的重中之重。
在房價問題上,《澳門日報》2日刊出社論說,全國“兩會”前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網友交流時,樓價再度成為焦點話題。溫家寶明確表態“有信心”實現調控目標。
臺灣《中國時報》2日在“兩岸新聞”版頭條發文說,大陸將正式進入“兩會時間”。今年重大議題當是審議并通過“十二五規劃”,大陸將正式告別只求GDP增長,從而進入追求民眾幸福感的實質經濟增長。
臺灣《旺報》3日刊文分析稱,今年兩會前夕,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網民交流,也是圍繞在住房、物價、收入分配等民生議題,因此一般預料,如無意外,今年政協出臺第一號文件有可能由民生議題奪魁。
新加坡《聯合早報》3日刊文指出,歷屆“兩會”的主要議題都成為貫穿當年政策走向的主線,而今年的“兩會”更有特殊意義,因為今年正好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要如何抗通脹、反貪腐、保環境、調結構,不再盲目追求GDP等等,也都是“兩會”熱點。
該報日前刊出另一篇報道分析說,溫家寶近日第三度上網與民眾在線交流,表明將遏制物價、房價,提高個稅起征點,解決收入分配等民生問題,預示本年度“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重民生、推進制度改善的主要導向。
地方“兩會”先釋訊號民富提速
從地方“兩會”傳達的信息看,民生議題這項常談話題已經出現了一些新意。香港《鏡報》3月號刊文分析說,在中國內地不少地方提出GDP翻一番的目標時,也提出使民眾收入同步增加。這種“有福利的增長”,或說是“共享式增長”的理念進入政府文本表述,可說是一種進步。
香港中通社2日報道說,從今年各地方兩會透露的施政目標來看,大都把“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作為主要訴求。人們期待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圍繞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等重大議題,提出真知灼見,促進改革突破。
臺灣《旺報》3日刊出報道注意到,大陸國務院昨天原則通過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計劃讓農工階層成為首波減稅受益者。溫家寶在兩會前夕與網民交流時,主動釋出這項消息,并稱“這是今年要辦的一件好事”。因此,如何順利讓十二五成功由“國富”轉為“民強”,建立小康社會,這條路將是一項大考驗。
《日本新華僑報》3日刊出評論指出,中國GDP超越日本躍升全球第二經濟大國,加上當前國際政治風云動蕩的背景,中國如何動作更加被寄予厚望和關切,一舉一動引人注目。而“兩會”作為中國內政外交的窗口和經濟走勢的風向標,所透出的政策信號“能量”越來越足,在世人心目中“份量”也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