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錢學森,作為為新中國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學家。
錢學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從1923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開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報效國家志向。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機車制造專業,后來,受到淞滬抗戰中中國軍隊航空力量太弱的刺激,他決心改變自己的專業方向,努力掌握飛機制造的尖端技術。
1934年,錢學森考取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生,次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兩年后,他轉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師從世界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先后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
1938年至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研究,并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錢近似”公式,在28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盡管在美國有著優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然而,功成名就的錢學森卻始終關心著祖國的發展。1955年10月,錢學森終于沖破種種阻力回到祖國。回國后,他和錢偉長合作籌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并出任該所首任所長。不久后,他就全面投入到中國的火箭和導彈研制的工作。
1956年初,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在《意見書》中,他對發展我國的導彈事業提出了長遠規劃。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并任命他為委員。
也在這一年,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
從那時開始,錢學森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以他在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材料、計算機、質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領域的豐富知識,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中國航天之父”的美譽。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人生傳奇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訂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
錢學森是舉世公認的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論的創始人,是20世紀應用數學和應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被稱為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他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著有《工程控制論》、《論系統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在畢生實踐著科學報國信念的奮斗歷程中,錢學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潔,充分展現出一位科學大師的高尚風范。他說:“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對我最高的獎賞。”
2009年10月31日,這位被譽為人民科學家的科學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歷程,溘然長逝。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錢學森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