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財經》綜合報道】中國衛生部今日公布了報食品安全相關工作進展情況,目前,6批64種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22種易濫用食品添加劑品種進入“黑名單”。
2009年,衛生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監察部、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9部門成立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
衛生部的通告中透露,兩年來,已經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76項,包括68項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和食品添加劑、真菌毒素限量、預包裝食品標簽等基礎標準。基礎標準幾乎涵蓋食品中所有重要安全限量規定,比如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了16大類食品中23類2314種添加劑的使用范圍、使用量,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了鉛、鎘、砷、汞等13種重要污染物在22大類食品中的限量。
通告還公布了102項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和《蜂蜜》標準,完成指定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58項。
衛生部還會同農業部門發布2項(含66種農藥)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廢止了食品中鋅、銅、鐵限量標準,取消了食品污染物限量標準中的硒指標。依據食品工藝必要性和安全性審查情況,調整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撤銷了溴酸鉀、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等食品添加劑品種。
衛生部還將會同農業部門制定了清理整合現行標準的工作方案,部署開展202項食品標準清理整合工作,加快推進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食品包裝材料標準等標準清理整合工作。
衛生部表示,對新公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將進行跟蹤評價,及時掌握標準的實施情況。同時繼續加強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持國工作,并派員參加國際法典委員會會議,及時了解國際食品標準工作進展,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為保證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衛生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定(試行)》。目前,衛生部正在組織起草《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報告工作規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檢驗機構能力條件與工作規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質量手冊》、《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電子數據采集與交換技術規范》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
按照《2010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安排,衛生部牽頭組織對日常消費量大的食品共計67類12.4萬件樣品進行了風險監測。目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正組織專家對有關監測數據進行評估。
下一步,衛生部繼續會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一是加強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組織制定并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劃(2011年-2015年)》,加快食品安全標準清理修訂工作,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選擇部分省份開展乳品、部分基礎標準和食品添加劑產品等國家標準的跟蹤評價;開展食品污染物、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重點標準的宣傳培訓。二是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加緊組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認真完成2011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組織開展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將啟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交換平臺和監測數據庫建設工作。建立食品中化學污染物、農藥和致病性微生物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模型。三是及時更新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食品添加劑品種“黑名單”。四是強化食品安全事故組織查處和應急處置,加緊制訂并發布《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辦法》,完善責任調查處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