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當代青年多領略青春向上的精神
今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11所高校的學生中進行了一次“"五四"知識調查”,被調查學生85%是本科生,分布在理工、文史、藝術等各學科。
調查顯示,在幾種了解“五四”運動的途徑當中,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了“課堂講授”,通過報刊、網絡等進一步去了解“五四”的學生少之又少。能說出“德先生”、“賽先生”分別代表什么的學生占八成。被問到“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時,絕大多數人只選擇了“民主”和“科學”,而同是正確答案的“愛國”、“進步”和“個性解放”卻被忽視了。
“五四”運動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精神遺產。時至今日,先輩的聲音仍然振聾發聵,“五四”精神需要在年輕人身上繼續傳承和發揚。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學校為紀念“五四”而作出的種種努力,似乎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說,現在,有些青年人太功利,又太老成,好像缺少一點青春氣息,讓他們多領略“五四”那種青春向上的精神,在打好學業基礎、真正學好本事的同時,保持理想與朝氣,有一點使命感與事業心。就這一點來講,“五四”精神對于青少年并不過時,仍然是促進他們成長的重要思想資源與精神資源。
把“五四”精神內化到學生心中
僅僅是為了不忘卻而去紀念,“五四”就成了各學生機構或社團扎堆辦活動的一個“契機”,或者說是一個大家都必須完成的任務,而“五四”真正的精神內核卻被我們所忽視。
吉林農業大學團委副書記董雅致說,如何引導和提高當代大學生對“五四”運動深層內容的認識,值得高校認真探討并努力踐行。“應該在日常活動中尋找到合適的載體,一方面帶給學生沖擊和震撼;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不僅僅是看熱鬧,同時還能夠反省自我,提升精神境界。”
北京大學大一學生周南加入了學校鄉土中國學會,每周都會去一所打工子弟學校支教,已經堅持了半年多時間。像周南這樣熱心公益、志愿付出的“校園義工”,在如今的高校學生群體中,何止成千上萬,他們繼承了“參與、奉獻、互助、進步”的奧運志愿者精神,在校內外傳遞著溫暖與愛心。
“學校要做的是把"五四"精神內化到每個學生心中,體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學習中。”天津工業大學團委書記張華泉說,“我們目前在全校所有本科專業中都成立了專業社團,二課堂服務于一課堂,幫助學生提升專業興趣,鍛煉實踐能力,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學習做人,這是在新形勢下對"五四"精神的延伸,很受學生的歡迎。”
溫儒敏表示,學校應當有學校的品格,特別是大學,應當是思想庫,不應當什么事情都跟著市場效應亦步亦趨,否則就談不上民主和科學,當然也就和“五四”精神感召下的大學精神相去甚遠了。“如果一所學校能秉承"五四"精神來辦學,學生自然就能得到"五四"精神的熏陶,就會有理想,有愛國情懷,"五四"傳統就能得以延續,這可能是更深層次也更有效的傳統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