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因進口轉基因菜籽油價格與國產托市菜油存在每噸1000元左右的差價,部分油菜籽油托市收購委托企業,利用進口低價菜油冒充國產菜油上交國儲庫,從中賺取差價。轉基因菜籽油大量流入國儲庫,造成出庫的國儲菜籽油被轉基因菜油“污染”,一些企業用混入轉基因菜油的國產菜油,生產所謂的“非轉基因”小包裝菜籽油牟利。(《21世紀經濟報道》10月28日)
因61位院士聯名上書推動轉基因水稻產業化,一場熱鬧的轉基因辯論正在上演。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轉基因菜油冒充國產菜油流入國儲庫的消息,無疑在火上又澆了一桶油。專家和公眾正爭得不可開交,無良商人卻早就看中了其中的利潤,轉基因洶涌來襲,消費者已逃無可逃——轉基因菜油已流入國儲庫,商品包裝上的“非轉基因”怎能讓人完全放心?
據相關部門調查,這些托市收購委托企業,拿到托市指標后,直接進口菜籽和菜油,或者到市場上購買進口菜油來頂替托市收購菜籽折油量,數量大體占到托市菜籽量的一半以上。這意味著,國家給菜油種植農戶的補貼,至少一半以上都進了托市收購企業的腰包。國儲庫要的是國產菜油,最后進來的卻一多半都是進口轉基因油——這哪兒是什么“托市”,這分明就是“砸市”,不僅是對國家托市補貼最無恥的騙取,也是對菜油種植農戶最嚴重的傷害。
轉基因菜油流入國儲庫,對以非轉基因價格購買轉基因菜油的消費者而言,同樣構成了赤裸裸的商業欺詐。消費者對于轉基因產品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事實上被剝奪了,因為消費者并不具備辨別和檢測的條件,無法確定所購買的、標稱“非轉基因”菜油的真偽。雖然消費者買不買、吃不吃,和可不可以商業化種植,看上去是兩個問題,但一旦放開,在現有監管水平下,對消費者來說的確是一個問題。
進口轉基因菜油是被準許的,無良企業的存在,讓市場上標示“非轉基因”的菜油真假難辨。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在無所不用其極的商業欺詐面前,就像是開玩笑似的。同樣,轉基因水稻放開,如果“明確標示”做不到真實準確,消費者將被迫置于未知風險之下。
轉基因菜油大量流入國儲庫,從另一個角度警示我們,放開任何轉基因食品都必須慎之又慎;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赤裸裸的商業欺詐,會完全架空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在討論轉基因食品應否更多放開之前,更重要的首先是要完善市場監管,杜絕轉基因菜油大量流入國儲庫這樣的多重欺詐——放開轉基因食品,既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一個監管問題;科學可以繼續爭議,但監管必須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