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 高暢)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新一屆政府大力鞏固和擴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舉措?!兑庖姟访鞔_提出,要在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基礎上,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擴大供給、提高消費能力,多措并舉發展健康服務業。
健康服務業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健康保險等相關服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產品等支撐產業。數據顯示,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占GDP比重基本超過10%,而我國只占4%。
健康關乎百姓福祉,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中央政府此次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質,提高服務水平,還能有效擴大就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形成新的增長點。這既是“保民生、惠民生”的重要舉措,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改革契機。
《意見》勾畫了健康服務業未來幾年的發展藍圖,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意見》明確了健康服務業發展要遵循“以人為本、統籌推進”、“政府引導、市場驅動”、“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三項基本原則。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和水平作為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區分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務,實現兩者協調發展。統籌城鄉、區域健康服務資源配置,促進均衡發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激發社會活力,不斷增加健康服務供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鼓勵發展新型業態,提升健康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建立符合國情、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服務業體制機制。
未來七年間,健康服務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包括:一是大力發展醫療服務。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優化醫療服務資源配置。二是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推進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等加強合作;發展社區健康養老服務。三是積極發展健康保險。豐富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四是全面發展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提升中醫健康服務能力;推廣科學規范的中醫保健知識及產品。五是支持發展多樣化健康服務。發展健康體檢、咨詢等健康服務;引導體檢機構提高服務水平,開展連鎖經營;發展全民體育健身;發展健康文化和旅游。六是培育健康服務業相關支撐產業。支持自主知識產權藥品、醫療器械和其他相關健康產品的研發制造和應用;大力發展第三方服務;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和影像中心;支持發展健康服務產業集群。七是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力度;促進人才流動;加快推進規范的醫師多點執業。八是夯實健康服務業發展基礎。推進健康服務信息化,加強誠信體系建設。
健康服務業的發展迎來了七大政策措施助推,包括放寬市場準入;加強規劃布局和用地保障;優化投融資引導政策;完善財稅價格政策;引導和保障健康消費可持續增長;完善健康服務法規標準和監管;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七大政策措施中包括幾十項細則,逐一破解了健康服務業發展所面臨的難題,如建立公開、透明、平等、規范的健康服務業準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并不斷擴大開放領域;凡是對本地資本開放的領域,都要向外地資本開放。民辦非營利性機構享受與同行業公辦機構同等待遇。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健康服務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鼓勵各類創業投資機構和融資擔保機構對健康服務領域創新型新業態、小微企業開展業務。政府引導、推動設立由金融和產業資本共同籌資的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建立健全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機制,由政府負責保障的健康服務類公共產品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逐步增加政府采購的類別和數量。政府進一步加大對健康服務領域的投入,并向低收入群體傾斜。完善引導參保人員利用基層醫療服務、康復醫療服務的措施等等。
我國現有人口超過13億,巨大的人口基數和穩定的人口增長,使健康服務行業擁有不可比擬的需求潛力。此外,截至2012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人1.94億,占總人口14.3%,預計在2013年將突破2億。同時,農村醫療資源匱乏、人口老齡化嚴重等問題成為健康服務業發展的“瓶頸”。對此,《意見》提出,今后一段時期,以增加貧困地區和農村醫療資源、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促進健康保險、咨詢、健身、人力資源及健康服務信息化等相關支撐產業發展為主要任務。
當前,我國健康服務業正處于起步階段,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等眾多現代服務業領域還比較薄弱,部分細分市場開放程度偏低、監管機制不夠健全、城市和農村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等現象普遍存在。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此次國務院以刺激消費需求、鼓勵擴大供給為著力點,通過放寬醫療機構市場準入、保障服務用地、優化投融資引導政策和完善財稅政策、補充各類消費政策等方式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這一系列舉措將對健康服務業發展產生巨大推動,彰顯了政府“保民生、惠民生”的決心,同時,也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