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蔡瑞芳
激光矯正近視手術前的檢查。
名醫封刀激光治近視引爭議
同行反駁稱夸大其詞三成受訪網友表示“絕對不做”
臺灣眼科名醫蔡瑞芳近日宣布,不再做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因發現患者術后十多年后視力明顯下降。“激光近視矯正術可能有后患”。
昨天,這一消息被微博轉發后,迅速成為網絡熱詞。對此,多家醫院避談此話題,但記者調查發現,仍有家長支持孩子做矯正手術。
名醫封刀引軒然大波
據媒體報道,臺灣眼科名醫、臺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最近宣布,今后不再動這種手術。他表示,因長期觀察發現,不少當年接受激光手術的患者,十多年后視力明顯下降,分析可能和當年動刀后角膜瓣發炎有關。
蔡瑞芳表示,激光近視矯正手術是劃時代的醫學創舉,但術后十幾二十年過后,一些當年未想到的并發癥陸續出現,他最近就接到十幾例受不了并發癥而就診的個案,大多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且視力在短時間內明顯減弱,日常生活及工作都大受影響。
消息被轉發后,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熱議。截至昨晚6點,某網站有關該話題的微博已超過400萬條。在某網站發起的調查問卷中,截至昨晚6點半,共有4000多人投票,其中表示“已經做過”的占19%,“正打算做”的占12%,“猶豫”的占30%,表示“絕對不會做”的占33%,其他占5%。
做手術的不擔心風險
記者在同仁醫院眼科門診看到,候診室內預約進行近視矯正手術的有6人。對于手術的安全性及后遺癥問題,一位護士表示:“術后恢復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術后保護的好可能就不會有問題,如果不注意用眼,視力就有可能繼續下降。”她透露,手術前,醫院會同患者簽署一份手術知情同意書。
在一份手術知情同意書中記者看到,其中羅列了十幾條手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其中第四條寫道:有1%至2%的高度近視患者,近視呈階段性或持續性進行性的發展,醫學上稱為進行性或病理性近視,這樣的患者,有時術前無法確定,因此,隨著時間的發展,有出現術后發展的度數比術前原有度數更高的可能。第五條寫道:年齡小或屈光狀態不穩定的近視患者,有術后再近視的可能。
記者通過采訪發現,對于術后有可能存在的風險,家長們普遍認為“都不是問題”。一位家長表示,很支持兒子做矯正手術。“我兒子20歲,正在上大學,我覺得在他畢業前把眼睛做好,對以后工作也會有幫助。”其他幾位家長也紛紛表示認同,并表示曾特別針對術后情況進行過咨詢。“聽說若干年后視力可能還會下降,但我覺得平時多注意,應該不是什么大問題。且如果手術本身存在問題,醫院現在也不會做了,我們還是相信大醫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