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治理中藥貴亟須“對癥下藥”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患者除了對“中藥貴”的不滿外,對少數醫生的醫德也提出了質疑。
“每次看中醫,問診和把脈的時間不超過三分鐘,有時沒等我把癥狀說完,藥方就已經開出來了,整個過程不超過5分鐘。醫生看病就像操作流水線一樣,不得不讓人懷疑藥方的效果。”一位杭州市民抱怨說。
業內人士表示,少數中醫道德滑坡現象的確需引起重視,除看病不用心外,有些醫生喜歡到民營醫院坐診開“大處方”賺外快。“中藥的性質很特殊,一般開方不會出醫療事故,這個特點被少數醫生利用成為‘護身符’,很可悲。”陶筱娟說。
袁北方說,加強醫生的職業道德建設是有必要的,但是光靠道德期待并起不到實質性的約束,當前要緊的還是需要靠制度建設。
“遺憾的是衛生局的規定很難落實。因為沒有處罰權,對于醫療機構的不執行,只能以督導、約談等軟性形式進行,沒有實質性的措施。”袁北方還說,一些誤以為“大處方”才有效的患者的抵觸也是該政策在推行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
杭州市中醫院副院長朱彩鳳表示,針對“大處方”老大難問題,需要多部門聯合監管,對明知故犯、屢教不改的醫療機構和醫生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比如給醫院降級、取消醫生行醫資格等。
“同時患者的科學認識也很重要,如果患者能夠有意識地抵制醫生開大處方,醫生也會相應地收斂一點。”朱彩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