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如果上一代不攜帶致聾基因,即使是在聾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也不會有致聾危險。今日上午,北京市高危人群致聾基因篩查項目檢測結果對外發布,本市2萬持證聾人中,共有2970人攜帶致聾基因,占受檢人14.25%,這意味著剩余的17000余持證聾人只要避免環境等因素影響,就可以生出健康的寶寶。
今年3月,本市開展了高危人群致聾基因篩查。日前,篩查全部完成,項目共檢測了16個區縣的20839位持證聽力殘疾人,其中檢測出2970人攜帶致聾基因,占受檢人數14.25%。其中海淀區、朝陽區、豐臺區、東城區和西城區5個區攜帶致聾基因的聾人超過20%。
值得注意的是,40歲以下聾人群體攜帶遺傳性致聾基因的占受檢人數的30.40%。由此可見,該群體的遺傳性耳聾發病率高,生育耳聾后代幾率高,是重要的攜帶致聾基因突變的高危人群。
根據檢查結果,如果聾人夫妻都沒有致聾基因,只要避免環境因素影響,就有可能生出健康寶寶;若夫妻都有致聾基因,可在妻子孕前和產前,到醫院由專家進行孕育指導;若夫妻一方有致聾基因,則需要到醫院進行遺傳咨詢,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產前診斷。
今后,市殘聯將與衛生、人口計生等部門“聯手”,對此次檢測發現的所有致聾基因攜帶者建立信息數據庫,把篩查的結果作為制定殘疾預防和康復保障政策的重要依據。(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