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記者24日從湖南省岳陽市公安機關獲悉,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已查清全國首例瘦肉精新品種來源。目前,這一案件犯罪嫌疑人全部得到控制,涉案8人中,7人被逮捕,1人被刑事拘留。
新型瘦肉精案涉及三省
近年,不斷出現的瘦肉精事件成為我國食品安全領域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日前,湖南岳陽市人民政府宣布,經過當地有關部門兩個多月的奮戰,成功破獲一起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產、銷售案件。
記者實地采訪發現,與以往類似事件不同的是,這次竟從飼料中檢測出以前從未出現過的苯乙醇胺A。這種瘦肉精新品種驚現市場,再次敲響我國食品安全警鐘。
首次發現苯乙醇胺A
今年3月以來,岳陽市云溪區畜牧水產局對全區的飼料經銷店、經銷商進行拉網式排查。3月18日,他們在路口鎮先后發現經銷商曹某、李某銷售的福建龍海市海新飼料預混公司生產的大豬預混料,附帶添加小包營養素,當即進行了查封。23日,在路口鎮另一經銷商胡某處抽檢了廣東集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豬復合預混料。
云溪區畜牧水產局將上述兩家公司生產的大豬預混料附帶添加小包營養素抽樣送北京檢測。經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表明,兩個廠家的大豬預混料內均含有苯乙醇胺A。
云溪區畜牧水產局飼料辦主任楊俊杰介紹,按照農業部的標準,所有飼料中不得含有瘦肉精相關成分。“農業部2010年12月公告的瘦肉精品種目錄,共為16種。此前,國內飼料中出現的僅包括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等4種,此次苯乙醇胺A系在國內首次發現。”楊俊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