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新網上海8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在25日舉行的預防出生缺陷媒體開放日活動中,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主任徐志偉教授稱,希望通過三年研究和探索,形成包括“五個規范”、“四個標準”、“三個網絡”、“兩個通道”以及“國家先心病診療指南”在內的先心病產前篩查、早期綜合診療體系。
記者今日獲悉,由中國衛生部、上海市科委等共同資助的《先天性心臟病的產前篩查和早期綜合診療》系列研究已開始由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臟中心著手進行。
這項大規模、多中心的整體系列研究將斥資1049萬人民幣,通過整合上海、江蘇、浙江衛生和醫療資源融合多學科優勢,針對先心病診療中存在的科學和現實問題,探索、制定符合當前中國實際情況的新策略和新模式。
徐志偉告訴記者,由于社會各界的重視、醫療技術及服務的發展,到醫院就診的先心病患兒人數迅速增長,且前來治療兒童低齡化趨勢明顯,接受手術的最小患者為出生6個小時的嬰兒。但是,由于相關診療規范和能力相對落后,還有不少患兒不能得到有效救治,此外,新生兒、危重復雜先心病患兒診斷數量和醫療質量相比國際發達國家仍有差距。
徐志偉說,所有的心臟畸形都可以通過手術糾治,且成功率可高達90%。據統計,2009年,兒童醫學中心所做的2886例兒童先心病手術中,死亡率只有2.1%,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這位專家表示,早期發現并及時診斷治療對防治先心病尤為重要。先心病的的致病原因與環境污染,遺傳、輻射等均有密切關系。而中國先心病“三級”防治存在脫節。在一級預防階段,遺傳、環境因素向臨床轉化困難。
正在努力探索的整體性系列研究中,專家們將建立先心病產前篩查和診斷規范,心臟超聲產前篩診斷標準,搭建新生兒或危重患兒轉運網絡、綠色通道。專家們還將探尋農村簡單先心病兒童糾治臨床路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