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杰克遜,那位全球樂壇上最閃耀的明星的人生快樂嗎?
眾所周知,他不快樂!他的種種怪異行為,讓他成為被世人誤解最深的人;他自己也說:“我是人世間最孤獨的人”。
為何會如此?心理學家認為,破碎的人生,可以從破碎的童年中找到答案。
杰克遜的不快樂,對那些渴望培養出天才的父母,有何警示意義?
一、 杰克遜的童年缺失快樂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人的基本需要分5個層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杰克遜的問題是,在他的童年,除了生理需要外,其它各“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
1、他為何想回歸童年?
(1)杰克遜的古怪行為
一個大男人,喜歡迪斯尼,絨娃娃,并和《小鬼當家》的主演成為好友,后竟因“超人是否能打敗蜘蛛俠”的爭議而翻臉。
有一次他和朋友外出,看到一個小男孩在人行道上玩耍,杰克遜忽然停下車,對同伴說:“我要你去把那小孩的玩具偷來,然后我們開車就跑!”
他將自己的家,打造成“夢幻莊園”,在園中,杰克遜會像猴子一樣爬樹,或者在園子里開卡丁車自娛自樂,或者和被邀請來的孩子們一起玩。
(2)沒有快樂的童年
心理學認為,他所有的古怪行為,都可以從他的童年經歷中找到答案。
1993年在“當代傳奇”頒獎禮上,他說:“我根本沒有童年。沒有圣誕節,沒有生日。那不是一個正常的童年,沒有童年應有的快樂!”
他的父親在他5歲時,將他和4個哥哥組成“杰克遜五兄弟”樂團。他的童年,“從早到晚不停地排練、排練,沒完沒了”;在人們盡情娛樂的周末,他四處奔波,直到星期一的凌晨四五點,才可以回家睡覺。
(3)“怪行”緣于心理補償
杰克遜在《童年》中唱道:“人們認為我做著古怪的表演,只因我總顯出孩子般的一面……我僅僅是在嘗試彌補從未享受過的童年。”
心理學發現,在缺失中尋求補償,是人的正常心理。人的“基本需要”如果缺失,人必然會產生失落感、缺失感,乃至空虛感,造成生理的不適和心理的苦悶彷徨、焦躁不安。而當這種缺失感、失落感出現時,人必然會采取“補償行為”,以平衡其生理和心理。
馬斯洛“基本需要”中的“自我實現”,指“潛能”的自我實現,人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自我實現”都不能缺失。心理學家發現,如果一個人年輕時沒有談過戀愛,到80歲,也會去想談一次戀愛。
人在童年,本能地需要快樂游戲,如果缺了,必需補償,大學生喜歡看漫畫書,小白領喜歡絨娃娃,這些都是對自己“童年快樂缺失”的補償。
杰克遜的“心理補償”,其實并非只是古怪行為,還有“資助眾多的兒童慈善組織”等;他的很多名曲,也并非歌頌愛情,而是“童心”,如他在《We're the World》中唱道:“我們就是世界,我們就是兒童,我們就是讓明天更光明的人,讓我們開始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