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猜想四:出臺大小非減持新規則
推出可能性:★★
數據顯示,截止6月24日,2013年以來,上市公司遭到重要股東和高管大小非減持的947503.67萬股,市值1050.39億元。證券分析人士認為,上市公司被重要股東減持會對股價和未來走勢產生一定影響。在目前的背景下,應再出臺大小非減持新規則來,來提振市場信心。
“上市公司遭到重要股東和高管減持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解禁原始股股東急于套現,另一方面股東也會因資金鏈緊張而選擇拋售。”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大小非手中解禁的股票普遍成本都比較低,股改前大小非很多都是以發行價購買的股份,加之經過股票上市以來的分紅派息以及轉增股本,成本被攤薄到市場無法想像的低水平。因此就算以現在的最低價出售,他們依然能獲得翻倍的收益。
有學者指出,監管層必須盡快出臺關于“大小非”解禁股票和高管股票上市流通的補充規定,才能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在當前股市下跌的情況下,解禁的“大小非”上市流通已成了股市波動的放大器,加劇股市的下跌,甚至成了非理性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不能依靠有效的政策來約束產業資本對市場穩定的沖擊,那么金融資本肯定會放棄穩定市場的操作計劃,從而依附于產業資本隨波逐流。”分析人士指出,產業資本的拋售行為實際上打破了市場的平衡,成為市場供求關系的最重要壓力。目前來看,惟有政策才能修復供求關系的失衡,如果政策不能有所作為,那么市場格局的發展恐怕就不容樂觀。
業內人士稱,目前階段恢復市場信心是保證穩定的最重要的基礎,因此,采取合理、有實際效用的規范措施,已經成為影響市場穩定的關鍵所在,而大小非問題無疑是市場穩定的最大障礙。
猜想五:設立平準基金
推出可能性:★★
平準基金又稱干預基金,是政府通過特定機構如證監會、財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這種基金可以通過對證券市場的逆向操作,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動,達到穩定證券市場的目的。
從國際經驗方面看,通過設立平準基金來穩定市場,既符合國際慣例也行之有效。日本于1964年投入5127億日元建立平準基金,占總市值和年交易量的6.9%和9%,隨后一年股市上漲50%;韓國于1990年投入100億美元設立平準基金,占總市值和年交易量8.9%和8.4%,基本穩定了當時股市;臺灣于1996年投入2000億臺幣設立平準基金,占總市值和年底交易量的4.2%和1.9%,股市出現反轉;香港于1998年投入1200億港幣設立平準基金,占總市值和年交易量的6.2%和4.2%,也使股市出現反轉,香港政府也因此賺了1000多億港幣。
有分析認為,證券市場如果不能及時提振,負面效應會直接傳導至其他層面,并可能會對消費市場產生不利影響。從A股市場的目前走勢來看,設立股市平準基金很必要。有資深人士指出,現在A股市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人氣開始渙散,如果管理層不在此時果斷出手,以后付出的代價可能更大。
也有投資者對記者表達了對政府救市的渴望:“設立平準基金,可以在股市萎靡的時候出手,起到導火索作用;當股市漲幅過大,可通過出售股票來增加供應,壓抑投機氣氛;避免市場大起大落,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
那么,一旦平準基金推出,該部分資金又將會從何而來呢?業內專家表示,該部分資金可能來自三方面。其一是財政部撥款,其二是匯金公司,其三是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