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電 題:滬指跌回“1”時代 A股又聞“救市”聲
中新社記者 陳康亮
暴跌5.3%!1963點!
這是中國A股具有代表性的上證綜指24日的收盤表現,創近四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并跌破2000點至年內新低。暴跌之后,要求監管層釋放流動性救市的聲音亦開始傳開。但此間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慎言救市。
“美國有意退出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國內經濟數據持續不佳、A股首次公開發行(IPO)重啟在即,投資者信心頻頻受挫……”談及當天的A股,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沈正陽對中新社記者說,但當天大跌的導火線還是源自對流動性不足的擔憂。
24日,中國貨幣市場資金面繼續趨緊。帶有官方背景的中國貨幣網公布的回購移動平均利率維持高位,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再度大漲611個基點至15%。這場源自5月底的“錢荒”依然不見明顯緩解。
對此,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表示,特別是近期監管層“按兵不動”的政策信號已加重了這一市場憂慮,引發了當天的恐慌性離場。
中國央行23日發布消息稱,剛結束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3年第二季度例會強調,中國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肖世俊指出,考慮到資金面直至7月中旬都不會有明顯改善,故預計同期大盤將維持在2000點以下低位震蕩。
而針對市場熱議的“救市”說,沈正陽并不認同。他認為,市場不必過分恐慌,預計A股在“1”時代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且2000點以下的A股存在明顯的估值優勢,投資收益大于風險。
日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海洋則強調,盡管上證綜指目前創下年內低點,但創業板指則仍在高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中國經濟轉型背景下市場的取向。投資者不必過分看重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上證綜指的代表性,事實上目前市場仍存在大量具有高成長潛力的中小盤股值得挖掘。
北京大學金融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亦不再主張救市。他認為,以往救市措施帶來的都是指數臨時性的上漲。而要想A股走好,則必須從根本上解決股市問題,比如新股發行進一步堅持市場化發展方向,加強信息披露,加大對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等,要給股市注入正能量,把大家的信心提振起來。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亦堅持采用市場化機制應對,“除非發生系統性風險,不然就應該堅持市場的歸市場。”趙錫軍對中新社記者說,目前看由股市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較小。
趙錫軍進一步指出,目前A股的政策問題已不能僅僅圍繞股市本身進行分析,而更應該從整個中國金融大棋局的落子進行研判。他強調,就目前的政策目標而言,主要是通過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恢復經濟結構平衡。不宜貿然釋放流動性救市。
有跡象表明,目前中國“資金空轉”問題凸顯。大量的資金投放并沒有換來經濟的健康發展,資金周轉效率低下。一方面,經濟結構失衡,產能過剩問題嚴重,新興行業、“三農”、小微企業多年的融資難問題已成痼疾;另一方面,前5月人民幣新增信貸4.21萬億元,同比多增2792億元;截至5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為99.31萬億元,貨幣存量逼近百萬億元大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