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結構性減稅政策”仍需不斷完善
200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以來,我國財稅收入不管從總量還是絕對值上,總體上仍呈不斷提高之勢,我國財稅收入的增長,是經過艱苦努力實現的結果,近年來中央財政收入三度出現的月度、甚至季度性的負增長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當然,我國實施五年之久“結構性減稅政策”仍需不斷完善,特別是要將政策的著力點從“需求管理”轉向“供給管理”。
由圖表(見文后)數據可以看出,2008年我國結構性減稅政策實施前后的2004年至2012年的九年間,2004年至2008年間的前五年、2008年至2012年間的后五年,財政收入占比分別提高了約3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比分別提高了約2個百分點。從這種意義上講,不管是財政收入,還是稅收收入,都未停下其在國內生產總值占比提高的步伐,甚至這種步伐都沒有放緩的趨勢,只是在2009年、2010年增幅放緩到了約0.6個百分點。
人們期望的“結構性減稅”政策,應該是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平穩增長,同時財政收入、稅收收入也一起比翼齊飛,甚至相對比重應該是逐步趨穩的。
第一,中央財政收入2008年下半年、2012年8月和9月、2013年一季度分別出現的負增長,涵蓋了財政年度的幾乎各個時期,使用“季節性因素”來解釋并不全面、客觀。
第二,也不應將其看做是洪水猛獸,更不應像“葉公好龍”那樣驚慌失措。其一,這三次負增長降幅均在10%之內,最高的是2012年8月下降6.7%,降幅總體可控;其二,在我國國民經濟快速增長30余年,財稅收入1994年以來持續反彈20年左右,財稅收入占比的持續大幅攀升既不現實,也與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無益。
第三,如何看待逆周期政策在中國和西方的不同應用?應對經濟危機中外不同政策取向,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病人不同、病情迥異。西方發達國家經過多年的發展,累積了大量的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國家財政瀕臨“財政懸崖”、喘不上氣來。在這種情況下,“增稅減支”、縮小政府規模,踐行“供給管理”,受益于其成熟有效的市場經濟體制基礎,“一放就活”;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擴張性財政政策回旋的余地還比較大,“需求管理”在政府主導型的中國這里用來更加得心應手。然而,2009年四萬億投資帶來的重復投資、效率低下等問題,足以使我們對既往的宏觀調控做法作出反思。
從關注財稅比重指標向關注財政經濟增長質量轉變
我們應該引起足夠重視的是,第一,后兩次中央財政收入負增長相距不過半年。中央財政收入負增長頻現,確實表明我國財政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第二,1994年分稅制改革之后,伴隨著我國宏觀稅負水平的不斷提升,經濟增長速度客觀上確實呈現不斷回落的走勢,直觀上給人稅負提升抑制經濟增長活力的感覺。
因此,未來我國財政經濟發展應及時作出調整,從財政管理角度來看,從中央到地方要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另一方面,從宏觀調控角度來看,更應注重從需求管理向供給管理轉變,從關注財稅比重指標向關注財政經濟增長質量轉變,更加注重發揮市場經濟自身的基礎性作用,而不是越俎代庖。
未來政府政策的重點應該由需求管理轉向供給管理,從短期救市、維穩轉向長期地提高效率和經濟增長潛力,以放松管理機制、激發企業活力為目標,開展經濟改革。需求管理,指政府實行調節總需求的宏觀調控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供給管理,指從總供給環節進行宏觀調控,包括調節勞動力、工資、價格、產量增長等環節。
金融危機后,為了提振經濟,各國政府實行了一系列需求管理的調控政策,比如我國政府2009年推行的四萬億刺激計劃以及美聯儲推行的寬松貨幣政策。這些政策雖然在短期內刺激了經濟,但也助長了經濟泡沫的滋生,提高了資產價格,加劇了通脹壓力。當前的全球經濟衰退,就是過度使用需求管理的后果。政策的邊際效率不斷下降,第一次十萬億能解決1%,第二次只能解決0.5%.當政策效果越來越差時,政府卻不斷加大政策力度,使問題進一步惡化,并引發惡性競爭及貿易戰。
為防止我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政府應該放棄刺激需求的宏觀調控政策,轉向供應管理。然而近年來,各地政府熱衷推行產業政策,把產業政策當成供應管理的手段,這是一種誤讀。傳統的產業政策以政府為主導,而供應管理政策應該以企業為基礎、以市場為主導。而政府要做的,就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降低稅負及融資成本,解除各種僵硬體制的制約,從而激發企業活力,提高要素市場效率,最終實現經濟結構的改革。(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