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十八大期間境外媒體對中國的影子銀行議論得比較多,認為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量的增大,危及中國經濟金融安全。專家認為,影子銀行的發展豐富了金融服務的層次,但其風險也不得不防,未來中國金融風險仍處于可控范圍。
影子銀行豐富了金融服務
“‘影子銀行’這個詞語乍聽起來,像是一個貶義詞,但實際上并非如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最近這些年,我們通過投資方式的豐富和發展,使得包括信托、證券、基金、私募等在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市場人士認為,在中國現時的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中,影子銀行主要涵蓋了兩塊:一塊是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以及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銷售的類信貸類產品,比如信托產品;另一塊則是以民間高利貸為代表的民間金融體系。
“一方面,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地位和作用明顯提升,符合‘十二五’規劃提出的‘要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目標和要求。”郭田勇分析,另一方面,這也給一些希望自己獲得財產性收入以及更高收益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渠道。同時,非銀行金融服務也解了很多中小企業在內的燃眉之急,幫助他們進行融資。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影子銀行表示,金融服務也確實需要多樣化,過去傳統銀行對有些服務是不太容易提供的,所以,就會有其他多樣化的服務產生,這也是不可避免的。郭田勇強調,應當看到影子銀行在推動直接融資發展,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和豐富居民投資產品方面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