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變低 保險理財銷量大增

2012年08月22日16:22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理財經理 理財收益 銀行理財產品 外幣理財 人民幣理財產品 保險理財 保險產品 保險功能 銀行工作人員 銀行客戶

近期,記者走訪了省會多家營業網點,發現伴隨兩次降息,近兩年廣受老百姓追捧的呈現了預期收益低、發行數量少和中長期產品難覓的情況。

部分中短期理財產品預計收益已降至1年期存款利率

近日,記者在省會建設大街一家銀行碰到正在辦理存款業務的張女士,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年初購買了這家銀行的一款半年期理財產品,現在到期了,本來想再繼續購買理財產品,可來了以后發現,現在的銀行理財產品和半年前根本沒法比。當時隨便找個理財產品的預計年化收益就超過5%,而現在同樣期限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都不足4%,有的僅僅高過一年期存款利率。權衡之下,張女士選擇了3年期定期存款。“反正這筆錢也不用,這樣收益還能高些。”張女士有些無奈地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家銀行的情況不是個例,在省會的工行、建行、農行等國有大型銀行及股份制銀行出售的理財產品收益相比降息前都呈現明顯下降,部分中短期理財產品收益與1年期存款利率相差無幾。工行正在銷售的一款38天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為3.3%;建行一款34天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為3.4%,一款60天的低風險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為3.35%。

農行一網點理財經理表示:“由于理財產品大多投資貨幣市場、國債、債券等,隨著市場流動性逐步充裕、利率下降,銀行理財產品也跟著走低,中短期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基本上在4%以下。”這位經理建議,投資者可采取放棄短期理財產品,改買半年以上的中長期理財產品,從而鎖定理財收益。

理財產品進入量價齊跌時期

其實,細心的人可以發現,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一直處在下降通道。

根據權威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一季度,1月份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5.18%,2月份為5.03%,到了3月份,則降到了4.96%。而在四五月份,最多是4%左右,稍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部分產品收益率還不到4%,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差不了多少。去年動輒5%或6%的高水平已成明日黃花。

不僅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下滑,數據顯示,今年外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整體下滑幅度甚至超過人民幣產品。與1月份相比,5月份外幣理財產品整體預期收益率下滑了0.55%,平均收益率僅為3.36%。其中,歐元理財產品的表現最難讓人滿意,5月份其平均預期收益率為2.45%,與1月份相比,下滑0.79%。美元、日元和英鎊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下滑0.64%、0.58%和0.54%至3.27%、1.51%和1.94%。此外,從產品期限類型上來看,今年以來,僅一年期以上外幣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呈上升走勢,其余期限外幣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均有所下降。

在省會西大街一家股份制銀行營業大廳里,記者發現理財經理旁邊偶爾有一兩個咨詢的客戶,而半年前記者來時看到理財經理旁邊圍坐著10多位選購理財產品的客戶。正在值班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近期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少了,客戶當然也減少了。以前從早上銀行開門到晚上下班前來咨詢理財產品的客戶一撥一撥的。

據了解,在收益下降的同時,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也呈現減少態勢。其中,7月份,6家國有銀行發行604款,與6月份相比減少6款,占比大幅下滑3.69個百分點至24.31%。據統計,中行、工行、郵儲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7月份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均比6月減少。

一家國有銀行的網點負責人坦言,首先在降息通道上,收益就不會定得太高;同時面臨利率市場化背景,銀行息差收窄利潤降低了,理財產品自然也不會再賠著錢賣。

保險理財借機上位

“您看看這款保險產品,保本保利息,收益率比理財還值。”在省會工行某支行的大堂經理向記者推薦一款“投資型家庭財產保險”。她表示,處在當下的降息通道上,越早買越劃算。記者在多家銀行網點看到,曾經主動向客戶推銷銀行理財產品的大堂經理,如今也開始推銷各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理財產品。

目前活躍在銀行營業廳的保險產品多以“投資型家庭財產保險”為主,它們除了保險功能外,在投保期過后,除本息一次性返還外,收益率也相當誘人。以其中一款產品為例,收益率是央行升息則收益跟著上升,但央行降息則收益不變。且這類產品承諾的最低收益率普遍比現在央行基準利率高出0.5個百分點左右,投保期在1年到10年不等。

當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不高于4%,且不承諾保本。相較而言,這類保險產品3年期的收益率就能到4.75%左右,至少看上去不錯。

保險公司此時就趁勢而上。“這會給長線的銀行理財產品很大的沖擊。”一位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表面看上去,這種保險多是長線產品,而銀行理財產品多為1年期以下產品,爭取的客戶是不同的,但是保險理財準入門檻能低到1萬元,而銀行理財產品則要至少5萬元起,那些希望跑贏定期存款、偏向穩健的銀行客戶很可能被搶走了。

一位經理也向記者證實,由于承諾保本承諾收益,這些保險產品賣得不錯。其實銀行每年都有固定的賣保險指標,這種銀保業務也能給銀行帶來一些中間業務收入。

業內人士表示,推出高收益率產品的多是中小型保險公司,它們希望用這類產品獲得市場份額和充足的資金。“這些公司剛剛起步,也希望通過一些吸引眼球的產品吸收一定資金擴充規模,所以推行高收益產品。”

不過,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坦言,大家在購買保險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合同,避免口頭承諾無法兌現;而投資者也應做好自己的資產配置,這類產品流動性極低,未到期取出將會損失本金。本報記者 劉立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