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國網4月23日訊 (記者 張啟安)喊了數年的中國原油期貨即將瓜熟蒂落。日前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湖北表示,今年將大力推動期貨市場發展,原油期貨在年內推出幾無懸念。不過原油期貨仍然難解民營地方煉廠的油源之困,“保稅庫交割的目的之一,就是避免涉及放開原油進口權”,4月23日,一位參與原油期貨設計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我國原油進口權全部掌握在國企手中,民營地方煉廠并不具備原油進口權限。民營地方煉廠主要以加工高硫的燃料油為主,加工成本較高。由此民營地煉持續數年呼吁,打破原油進口權壟斷,獲得進口資格。
上述人士透露,原油期貨不會涉及放開原油進口權這個敏感區域,原油期貨交割庫將會選擇保稅庫模式,“保稅庫交割的原油如要運往國內,仍需商務部批準的原油進口權”。這位人士稱,民營煉廠也可以參與原油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業務,但是希望原油期貨解決地煉油源問題基本不可能實現。 分析人士稱,選擇保稅庫交割避開了原油進口權這個敏感問題,進而也會得到中石油中石化等國企支持。 據了解,國內推出的原油期貨性框架包括美元計價、基準油、離岸交易、保稅交割四大方面。
據一位石化系統人士表示,上海期貨交易所自陳同海時代就開始與中石化接觸,希望原油期貨獲得支持,但當時中石化方面反應并不積極。而原油期貨獲得實質性推動始于2011年年初,當年受到利比亞戰爭影響,占國內原油進口價格權重最大的布倫特原油價格猛漲,而與此相對的美國WTI原油價格則上漲幅度較小,并出現了罕見的布倫特油價高漲,WTI油價走低的背離現象,兩者價差最高達到十幾美元。據多位能源專家對記者證實,當時這一現象引起了國內高層的注意,并責成有關部門研究,最后普遍的意見是中國需要自己的原油期貨市場,成立國內原油期貨成為業界共識。
3月29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其內部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從國家經濟戰略的高度,抓緊建設原油期貨市場,逐步增強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能力”。自此,原油期貨被證監會列入抓緊建設的期貨品種。原油期貨出臺快馬加鞭。時隔不到一個月,郭樹清在湖北資本市場建設會議上,又一次將原油期貨設立時間定為在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