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今天,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接受采訪時稱,中國銀行業巨額的利潤的確有不合理的地方,人們的批評并非沒有道理。但她也強調,這是改革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需要繼續推進改革去解決。
去年年底,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說,銀行利潤高到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一語激起千層浪,銀行成為輿論的焦點。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聚焦于此。全國人大代表、宛西制藥董事長孫耀志提議,中小企業舉步維艱,銀行業一枝獨秀,實非國家之福,應該調整存貸款利差,讓利于民、讓利于實業。
全國政協工商聯界別建議,要實現實業強本固基,必須使制造業由大變強,改變“一流企業做金融,二流企業做房產,三流企業做市場,四流企業做實業”的局面,還呼吁放寬民間資本設立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使民間金融從“地下”野蠻成長轉向“地上”理性發展,實現實體經濟與金融體制的良性互動,讓金融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位。
吳曉靈說:“目前,銀行業如何將錢掙得讓大家心服口服是一個問題。”存貸利差相對較高,某些收費不透明,準入門檻高,確實有些不合適。
據悉,我國目前存款利率是3.5%,貸款利率是6.56%,息差超過3%,高于國際平均水平。有評論指出,由于利差是由政府強制規定的,這就導致銀行仿佛“躺在金山上”,不賺錢也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杰則說,煙草、石油雖然賺錢狠,但跟銀行比,那還差一截。
對此,吳曉靈強調,必須全面客觀地看待銀行利潤。她認為,中國銀行業的高速發展首先得益于中國的改革和經濟高速增長。唯有經濟高速增長,企業和個人都需要大量融資,銀行業才能喝酒吃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連年增長,銀行業在解決了體制上的困難后,也隨之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這幾年,中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連續放貸超過25萬億元,考慮到間接金融仍然是我國的主體,銀行的高收入有其階段性原因。
需要看到的是,銀行業是有經營風險的,它嚴重受制于經濟波動。這幾年日子順了,吃酒喝肉;過幾年年景差了,舉步維艱。“比如說,未來如果中國地方債務出現較大問題,那么銀行很可能將現在的利潤全都吐出來。目前,各大銀行已經提高了這方面的呆壞賬準備。”吳曉靈說。
盡管如此,吳曉靈認為,人們的批評不無益處,它迫使銀行和決策者認真考慮改革的深化。“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提出,深入推進國有控股大型金融機構改革,規范發展小型金融機構,健全服務小型微型企業和‘三農’的體制機制。 現在,業界也在討論推動利率自由化的事情,清理亂收費已經開展,這都是很好的方向。”
吳曉靈特別提到,如果讓大銀行樂于為中小企業貸款,必須提高它們的呆壞賬沖銷自主權。中小企業風險大、不對稱性強,沒有高利率沖銷的話,風險將全部轉嫁到銀行,銀行也會吃不消。當然,正向的激勵機制也是必須的。比如,給發放小微貸款多的銀行以稅收減免等,將會轉變銀行的行為。
“貸一筆款,5萬元也好,500萬元也好,勞動量現在是差不多的。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別的因素影響,銀行當然愿意找大客戶。如果有稅收減免的話,銀行就會琢磨一下,怎么樣更合適。錯位競爭就有可能產生。”她說。
對于民間金融,吳曉靈建議效仿香港,制定放債人條例,培育多層次的信貸市場,引導民間資本從無序的“灰色地帶”走向“陽光燦爛”的規范運作。“現在,國家允許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其實只要經營得好,有信譽,可以嘗試讓它轉變為村鎮銀行、社區銀行。”(記者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