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匯改重啟一周年
有學者認為可采用大幅度升值的手段破解升值預期難題
重啟匯改已整整一年,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5.5%。匯改進程中升值預期誘發海外游資持續進入,如何擺脫愈演愈烈的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已成為“匯改后半程階段”決策層繞不開的問題。
據新華社電
孫云是一家服裝出口企業的負責人,他們企業的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市場。他最近剛談成了一筆價值100萬美元的生意。“對方只交了20萬美元的訂金,還有80萬美元在三個月后交貨時收款。如果那時候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哪怕漲了1%,我都會損失好幾萬元人民幣。”孫云告訴記者,現今許多小企業都傾向于簽中短期訂單,來規避長期訂單下的匯率波動風險。
對于這一陣痛,專家指出,匯改的重新啟動引發了匯率的顯著變化,不可避免會對出口企業造成短期陣痛,但長遠來看,有利于抑制通脹和資產泡沫,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重啟匯改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通脹壓力的功用。”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認為,在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高漲時,人民幣一定幅度的升值可以減少企業進口成本,減輕輸入型通脹壓力。
專家提醒,重啟匯改后,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有所強化,熱錢壓境現象明顯,這已成為制約我國貨幣政策功效的一大掣肘。
“重啟匯改的重要作用是避免了人民幣隨美元大幅度貶值。但也出現了單邊升值預期的問題,帶來海外資金的涌入。在過去一年多里,央行為買外匯被動投放了3萬多億元人民幣的基礎貨幣,貨幣供應量M2增加了10萬億元。”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說。
專家指出,升值預期誘發海外游資持續不斷進入,帶來外匯占款數字的增加,加大了國內流動性壓力,制約了我國貨幣政策功效的發揮。央行今年以來不得不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凍結資金超過1.8萬億元,其直接用意即是為了對沖掉每月平均新增的3000多億元外匯占款。
匯率政策面臨大考
始終存在的升值預期一直是匯改進程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如何擺脫愈演愈烈的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已經成為“匯改后半程階段”決策層繞不開的問題。
專家指出,加大匯率彈性,有利于形成匯率雙邊深度波動,增加單邊套利的機會成本,可一定程度上弱化升值預期。
“人民幣升值預期之所以揮之不去,主要是因為匯率機制僵化和外匯儲備持續大幅增加。無風險的單邊投機行為,又造成了預期的自我實現。”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撰文稱,完善匯率機制的核心是進一步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讓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外管局日前公布的2010年年報也指出,下一階段要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著重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充分發揮匯率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中配置外匯資源的作用。
也有學者認為,可采用大幅度升值的手段,讓人民幣匯率一次性升到位,以此破解升值預期難題。
“該升不升,形成升值預期,是造成熱錢流入的重要原因,用升值弱化升值預期是措施之一。”丁志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