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理財周報記者 張靜/文
“這家公司雖然現在業績下滑,但是還是有亮點,就給個持有的評級。”
一行業分析師對記者稱。
目前國內各大證券公司的行業分析師的研究報告是投資者接觸最多的賣方報告。讀久了研究報告的人不難發現,幾乎很難見到有“賣出”“減持”“回避”等評級的研究報告出現。而近期出現的研究報告與上市公司實際情況不符、券商研究報告與自身公司自營投資步伐驚人一致,基金大佬們對研究員施加了怎樣的壓力,究竟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是一個什么角色,研究員的立場是什么?讓我們來一一解讀。
誰在看研究報告
目前券商研究所提供給市場研究報告一般分為宏觀研究、策略分析、行業研究和公司研究,以及一些相關專題等。
一般的證券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究所,即使沒有幾個研究員或者以經紀業務為最主要業務的證券公司都會有自己的分析師,小型券商中行業分析師太少,往往都覆蓋不了整個行業,而實習生多過正職人員的情況也不是一家兩家。
使用這些研究報告的使用者中,最大的客戶來自基金,尤其是大型的公募基金,他們是研究所的最需要搞好關系的客戶,券商自己的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券商集合理財,以及私募基金等。
由于賣方的分析往往有“注水”成分,導致基金等買方分析師也要變得更加火眼金睛。
分析師的壓力
賣方分析師也像演藝明星一樣需要獎項來抬高自己的權威性。在目前國內的比較接受的賣方分析師獎項評選中,新財富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和證券市場周刊的“水晶球獎”是較為市場公認的。獲獎后,無論是薪金還是高升機會都大大增加。然而獎項的評委卻主要是他們的客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QFII等研究報告的機構使用者。因此這些機構既是客戶又是評委,是分析師們的上帝,不敢輕易得罪。
因此常常有投資機構和分析師聯合作戰拉升股價的坊間傳言,而事實也不乏此類事例。如后面的主題文章中提到的重慶啤酒(600132.SH),作為基金重倉的股票,想要看到下調的券商評級非常難,而興業證券更是連續堅決寫了26份推薦的報告。
當然也不僅僅是受到基金方面的壓力,證券行業本身靠天吃飯的特點也決定了分析師們報喜不報憂,過度“樂觀”的天性。
從分析師們對行業和公司的評級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證券公司對行業和個股的評級分類不完全相同,行業老大中金公司的評級用的是絕對漲跌幅:分析員估測12個月之內絕對收益20%以上為“推薦”、10%~20%為“審慎推薦”、-10%~10%為“中性”、-20%~-10%為“減持”、-20%以下為“回避”;而國泰君安則采用相對滬深300指數的收益來判斷,相對滬深300指數下跌5%以上的就會被評為“減持”,還有概念模糊的評級,如金元證券,其參照標準為“大盤”,股票價格在未來6個月內超越大盤15%以上的將被評為“買入”。
研究報告6宗罪
從主題文章中提煉出來的問題研報,主要可以歸結為6種類型。
第一宗罪:研報是上市公司事實嚴重背離。以近期深陷中國寶安石墨礦漩渦的平安證券、湘財證券等為代表的案例。雖然中國寶安自身對石墨礦的態度曖昧,也揭露分析師在對上市公司盡職調查時的大意。
第二宗罪:預測能力幾乎等于瞎猜。主題文章中提到的世紀瑞爾、雷曼光電等是典型的例子。分析師們在估值和判斷的時候常常顯得迷迷糊糊,被上市公司忽悠也是常事。
第三宗罪:研究不夠深入,草草發布。看看漢王科技和新上市的瑞凌股份,分析師們的評級可以忽上忽下,而調整的根據卻常常讓人大跌眼鏡。“其實很多分析師也很年輕,要想很好的掌握一個行業,少說也要好幾年,這些分析師,也是跟著形式走,隨波逐流,現在分析師年輕化的趨勢很嚴重。”一位券商對記者表示。
第四宗罪:報喜不報憂,利空后噤聲。分析師們一手要跟大客戶們打好交道,一方面也要跟上市公司打好交道,好對利空利好先知先覺。
因此下調上市公司評級的事情常常難以下筆。綠大地董事長出事后,公司的經營危機暴露,然而卻幾乎見不到之前寫他的券商發布相應報告。
第五宗罪:給基金重倉股唱多。看看重慶啤酒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吧,大型公募基金搶扎在里面,興業證券有26篇唱多的研報,然而重慶啤酒的大利好——關于疫苗的項目,已經快10年了。
第六宗罪:新股定價跟著一級市場走,沒有獨立判斷。2011年可以說是打新的災難年。二級市場的分析師們往往會給新股尋找一個亮點進行放大來配合高估值,然而幾乎不提公司的經營風險。
你說這樣的研報你看著,能不秉持懷疑的精神嗎?
接下來的主題文章中,我們從涉及到的券商研究報告的時點出發,找出前后兩季的機構持股情況。
所計算的盈虧表明的是上一季度持有的股票在發布研究報告后的這一季中的相對盈虧,上一季度的持股成本選用上一季的平均股價來計算,而研報發布當季的價格也同樣選用當季的平均股價。
這樣可以測算出在研報發布前持有的股票的平均盈虧,因無法得知持股機構明確的成本價和減持時的價位,就一律采用平均股價進行估算。而在研報發布當季機構的增持、增持、新進和退出等動作則表明著機構對后市的真實看法。
相關組文:
錯誤1號:券商陷寶安石墨礦漩渦 日信防火墻不牢
錯誤2號:15研報力挺瘦肉精雙匯 浙商自己挺自己
錯誤3號:東海證券3個月發2研報調高瑞凌股價
錯誤4號:方正證券4推世紀瑞爾 離目標價差40元
錯誤5號:興業26研報推重慶啤酒 機構綁架碧水源
錯誤6號:券商熱捧勝景山河 兆馳股份研報只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