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遼寧省營口市一家公司收取預收貨款1106萬美元,這筆資金沒有真實貿易背景;
遼寧省阜新市一家公司將外商投資資本金結匯所得310萬元人民幣,用于打新股;
……
繼對違反外匯業務管理條例的商業銀行進行懲罰后,昨日 (11月1日),外管局又公布了對違規辦理外匯業務的企業和個人的處罰通知。
從今年2月開始,外管局組織開展了應對和打擊“熱錢”的專項行動,對企業貿易外匯收支、資本金結匯以及個人結售匯等行為進行重點檢查。境外地下錢莊、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預收貨款等類熱錢流入方式,顯露出了真實面目。
“有少部分企業、個人采取虛假交易或欺騙手段,收取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預收貨款,進行外商投資資本金虛假結匯,實現個人分拆結售匯,違反外匯管理及相關管理法規導入‘熱錢’。”外管局在通知中稱。
來源:境外地下錢莊
坊間對熱錢流入境內的渠道一直有許多猜測,地下錢莊這條隱蔽在法律灰色地帶的產業鏈,是公認的渠道之一。
此前在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底,央行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雷霆行動”,協助警方破獲地下錢莊案件45起,涉案金額約1053.1億元。
不過,對地下錢莊的打擊工作并未就此止步。據外管局此次公布的案例,2009年7月,江蘇省南通市漢氏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以支付工程款名義,將外商投資資本金結匯,結匯資金2780萬元人民幣輾轉劃至福建莆田葉某、陳某等個人賬戶,違反資本金結匯管理有關規定。
“經查實,上述外商投資資本金實際來自境外地下錢莊,旨在獲取‘外資’身份,之后再將資本金結匯并歸還給地下錢莊。”外匯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對該公司作出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
渤海證券宏觀分析師杜征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外資”身份后,企業可以在所得稅率方面享受優惠,并且在國內辦理事務等各種程序上更為便捷,這是其主要目的。國內一些企業在國外注冊登記,也是為了獲得這種優勢。
此外,以貿易作為掩護也是熱錢流入的一條重要渠道。2008年1月至9月,遼寧省營口市阿達尼實業有限公司收取預收貨款1106萬美元,至今仍未辦理出口收匯核銷,經核實,屬于沒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資金流入,違反出口收匯核銷管理有關規定。
去向:用于股市打新
外管局公布的處罰案例也透露了熱錢流入境內后的去向。
2009年11月,遼寧省阜新市協合風電設備制造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將外商投資資本金結匯所得310萬元人民幣,用于申購新股,而非正常的生產經營,外匯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對該公司作出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
“熱錢可分兩種:一是快進快出的資金,多數投向資本市場、房地產這類資金容易撬動的市場;二是看好中國經濟,進行長期投資的資金。”杜征征表示,“前一種資金會加大經濟和金融運行的波動,需要提高警惕。”
據官方數據,9月份我國新增外匯占款為2895.65億元人民幣,貿易順差為168.8億美元,根據市場流行的用新增外匯占款減去貿易順差與外商直接投資之和的計算方法,9月份熱錢規模可能在千億元以上。
我國對外投資與貿易的不斷擴大,也加大了防范熱錢的難度。“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良好的經濟基本面以及匯差、利差等價格因素,是吸引外匯資金持續流入的根本原因,”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鄧先宏此前表示,“從長遠來看,關鍵是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理順國內資源、資金等價格體系,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避免給‘熱錢’提供持續套利投機的空間。”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作者: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