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三季度已然收尾,熬過上半年艱難歲月的基金也終于在這個秋季體味到收獲的滋味。伴隨著市場的回暖,基金的整體業績大幅回升,逐漸收復上半年的失地。而在這場群雄逐鹿、稍顯“混沌”的游戲中,一批業績領先的中小型基金公司無疑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成為這場“小基快跑”好戲的主角。
蹺蹺板 兩頭高
2010年三季度,滬深股市在經歷年初的震蕩以及四月份以來的大幅下跌以后開始展開反彈。數據顯示,三季度上證綜指上漲10.73%,報收于2655.66;深證成指上漲22.18%,報收于11468.54;上證國債指數上漲0.81%,收報于126.68;上證企債指數上漲1.61%,收報于143.87。因此,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業績表現多數有所回升,而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表現依舊較為穩健。
股基方面,上半年的虧損“重災區”在三季度的反彈中重挺腰桿。截至2010年9月30日,第三季度主動股票型開放式基金上漲18.05%,混合型開放式基金上漲16.37%,傳統封閉式基金上漲16.90%,指數基金上漲12.12%。分析人士指出,很顯然,股票混合型基金凈值的大幅上漲主要是受A股市場整體回升的影響。
而從相對漲幅來看,主動型基金凈值的漲幅超越了上證綜指,同時也超越了指數型開放式基金。基金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在此輪回升中中小盤個股回升的幅度較大、權重股反彈的力度略顯不足。“指數上漲的包袱很大,但中小盤股在這樣的環境下卻異常活躍,”該人士表示:“指數型基金倉位較重且對權重股的配置較多,受此影響漲幅明顯受到拖累;而主動性基金對中小盤個股明顯處于超配狀態,因而漲幅較為領先。”
從單只基金來看,華商盛世成長一舉奪魁。來自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華商盛世成長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為23.67%,高居各類型偏股型基金排行榜首;東吳進取策略和東吳行業輪動兩只基金以微弱劣勢緊隨其后,其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1.81%和21.80%;上半年較為搶眼的嘉實系基金——嘉實增長混合與嘉實主題混合也依靠穩定表現依然位于偏股基金的“第一梯隊”(排名前十);同時處于該梯隊的基金還有東吳雙動力、信誠盛世藍籌、天治創新先鋒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股基業績令人汗顏,納入統計的股票基金幾乎“全軍覆沒”,僅嘉實主題一只實現盈利;而根據Wind數據,三季度278只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14.74%,僅一只股票型基金取得負收益,225只股票型基金收益率達到10%以上,跑贏大盤。
另一方面,上半年股基的慘淡表現捧紅了債基,不過通過數據可以發現,雖然股基在三季度打了翻身仗,股債蹺蹺板的“另一端”卻并沒有因此“失色”。
數據顯示,三季度包括債券和貨幣基金在內的保本型基金亦有不俗表現,取得了一定的正收益。其中,純債型基金上漲了3.79%,貨幣型基金上漲了0.49%,偏債型基金上漲了4.22%,保本型基金上漲了4.98%。海通證券報告認為,保本型基金業績強于偏債型基金和純債基金,位于低風險基金品種較高水平,主要是因為保本基金投資了相對較高比例的股票資產,受A股市場的大幅上漲的刺激,另外債券市場表現仍然較為穩健,但明顯不及2008年債券牛市時的漲勢,也使得純債基金和偏債基金的表現相對2008年遜色許多。但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債的表現好于國債,而且新股收益較多,帶動純債基金表現強于國債指數,超越業績比較基準。
從單只基金來看,長盛積置以今年以來12.23%的凈值增長率暫居第一,此前處于領先地位的東方穩健也以11.81%的增長率排在一級債基首位,在所有債基中排名第二。
控倉讓位于擇股
相比較二季度基金業的整體虧損,三季度基金開始大幅扭虧,并且部分績優基金取得不錯的業績。從業績榜單看,基金投資制勝的關鍵因素,已經從單一的倉位控制逐漸轉移到選股能力等的綜合考驗上來。
海通證券日前發布的報告指出,基金的選股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其業績的優劣。該報告將基金的業績分為“選擇回報”、“可分散回報”和“風險回報”。凈選擇回報是衡量基金選股能力帶來的回報,可分散回報是衡量基金集中投資帶來的回報(集中度超越指數帶來的回報),風險回報是衡量基金資產配置帶來的回報。
“一般來說股票倉位越高,牛市中資產配置帶來的回報越高,熊市中也會損失較大。相對的在震蕩市場中,選股能力帶來的回報會更高,”海通證券基金研究員吳先興表示:“通過對比研究不難發現,從整體上看,三季度股票型開基的業績來源的主要部分是凈選擇回報決定的,業績差距更多也來自選股能力的高低”。
報告指出,同類基金中業績好的基金選股能力較強,而業績相對較差的基金選股能力相對較弱。具體來看,三季度凈值增長率靠前的股票型基金東吳行業輪動、天治創新先鋒、華夏優勢增長、景順能源基建以及華泰行業領先,除華泰行業領先以外,其余四只基金風險回報同該類基金的均值水平相比略有超出,但凈選擇回報明顯高于同類基金的平均水平,這說明同類基金業績差異的主要來源是來自選股能力的高低。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今后市場很可能進入一個較為長期的、反復震蕩的“牛皮市”階段,在缺乏大的趨勢性行情的背景下,倉位控制的意義會相對下降,而“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能力則將成為考量各家基金“賺錢能力”的重要標準。
小“基”快跑
從公司層面看,在這場群雄逐鹿、有些“混沌”的游戲中,一批業績領先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脫穎而出,逐漸成為市場的焦點,“小‘基’快跑”橋段的穿插,為稍顯“乏味”的市場帶來些許生氣。
數據顯示,三季度股票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綜合業績前兩位的是兩家“天字號”的小公司:天弘基金和天治基金,其三季度簡單平均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4.3%和23.7%。
除了“天天向上”組合,另一家較為亮眼的基金公司是東吳基金,其三季度業績平均收益率為23.46%,排名第三位。不僅如此,東吳旗下“三劍客”:東吳進取、東吳行業輪動和東吳雙動力分別以今年以來21.81%、21.80%和21.63%的凈值增長率占據前三季度偏股型基金增長排行前四席中的三席。
其余今年三季度業績位居前十的股票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分別為:農銀匯理、申萬巴黎、信達澳銀、大成、廣發、泰信和華商,平均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3.34%、22.45%、22.06%、21.71%、20.92%、20.73%和20.56%。
分析人士表示,除了大成和廣發基金公司外,其他基金的規模均不太大,這可能是由于市場在發生轉折時,規模較小的基金更能發揮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倉位控制更為靈活;而規模較大的基金如果對后市的判斷不夠堅決,不敢貿然大幅變動倉位。此外,在選股上,很多小基金更為激進,敢于大幅配置中小盤股,而三季度中小盤個股的表現較好;規模較大的基金即使配置了一定量的小股票,這些小股票的上漲對其的業績貢獻相對有限。
相較于風頭正勁的中小基金公司,“基金一哥”王亞偉所領銜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混合今年以來表現稍顯“溫和”,其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9.65%和12.67%。對于王亞偉今年的表現,一些分析師認為還是因為上半年錯拿了銀行股拖累了業績。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華夏大盤是一只優秀的基金,連續3年都蟬聯基金榜的第一名,目前還是絕無僅有。不僅如此,相比上半年,王亞偉所操盤的基金業績已經有所提升,特別是頻頻對重組題材股的成功潛伏,更讓市場相信其“寶刀未老”。經歷17個月的重組后,于9月20日復牌的ST昌河暴漲226.86%,資料顯示,王亞偉華夏大盤、華夏策略混合兩只基金共計持有ST昌河900萬股,“這對于基金業績的提升有很大的拉動作用”,上述分析人士說。此外,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ST昌河剛結束“無量漲停”,其潛伏的另一只股票麗江旅游就立馬承接上了,開盤后便“一”字漲停。資料顯示,去年二季度,王亞偉瞄準了麗江旅游,當時分別持股200萬股和60萬股。去年三季度,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又分別增持242.82萬股、60.05萬股。截至今年6月30日,上述兩只基金分別持股400萬股和120.05萬股,依次位居第五、第六大流通股股東。上述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所押寶的對象開始“發力”,王亞偉在四季度的表現值得期待。
分析人士也提醒投資者,基金市場里并不乏中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業績曇花一現的案例,因此不應該對“小基快跑”現象過于迷信。他認為,中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規模均不大,因此所持有的重倉個股對基金業績的影響較大,經常會因為某只個股的走強,而使得基金業績突然猛增,同時,也會因為某只個股的暴跌而遭遇重挫,因此這些中小基金公司的穩定性需要時間考驗。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作者:孫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