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報道,在全球銀行市值排行榜上,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排名前三。該報道稱,金融危機嚴重打亂了世界大銀行的市值排名,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和瑞士銀行等從前占據主導地位的銀行排名紛紛下滑,而中國銀行業的領頭羊則進一步提升了其榜上名次。
中國占據前十之四
在這一榜單上,排名前十位的銀行分別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英國匯豐銀行、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美國富國銀行、西班牙國際銀行、日本三菱UFJ銀行、美國高盛公司、中國交通銀行。
去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08年9月30日,工行、建行、中行的總資產分別為13800億美元、10770億美元、9700億美元。去年上半年,工行更是以648.79億元的利潤,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銀行。
該報道稱,盡管從金融危機爆發開始,所有大銀行的市值都在下降,但最大程度地脫離投資銀行業務,而儲蓄和信貸業務又有所擴大的銀行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類銀行主要包括英國的匯豐銀行、西班牙國際銀行和對外銀行,以及意大利的聯合圣保羅銀行。
在美國各大銀行中,摩根大通銀行顯然未受收購貝爾斯登公司的影響,它和富國銀行的位次保持得最好。相反,過去領先的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則遠遠落后。花旗銀行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以至于集團的拆分行動目前已被提上日程。美國銀行曾憑借儲蓄業務而被視為美國最穩定的大銀行,但去年秋天收購美林公司卻讓該行遭受重創。在傳統投資銀行中,只有沃倫·巴菲特注資的高盛公司保持了良好狀態。
金融危機是主因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與金融制度室主任易憲容對此排名表示,這是在目前的金融環境下必然產生的結果。他指出:“自次貸危機爆發以來,西方各大銀行產生了大量的‘毒資產’,而這些‘毒資產’使得銀行整體價值迅速下跌。而中國的銀行在營運模式上,跟西方的銀行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并不大,因此產生這樣的排名結果并不意外。”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表示:“這份排名主要是根據各銀行的市值來進行比較的,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并不意外。因為雖然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股市大跌,但是跌幅也僅是30%-40%,而像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股市跌幅都達到了70%-80%,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銀行排名上升是很自然的事。”
“而且,從盈利的角度來看,像花旗等國際巨頭都出現了巨額虧損,而中國的銀行卻是正盈利的,只是盈利增長的幅度稍減而已。另外,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中國的經濟環境是不錯的,所以也為中國的銀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近年來,中國的銀行資產質量一直在不斷地提升。”
“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現象,同時也說明中國政府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對金融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對于不良資產的處置,以及對銀行業的注資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楊建文表示。
持續發展問題不大
在2007年時,中國工商銀行曾首次晉級全球十大銀行,當時國內一片歡欣鼓舞。此次4家中資銀行同時進入前十名,甚至包攬前三位,更是提振不少士氣。然而中國銀行業能否維持這樣的勢頭呢?
“在未來幾年內,中國的幾大銀行要維持在前十位的排名并不是什么大問題。金融危機并不會很快就結束,因此在短時間內,中國的銀行仍然具有不少的優勢。即使金融危機結束,那些遭受重創的外資銀行要恢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中國的銀行也在不斷地發展,資產的盈利率也會在比較長的時間內處于領先地位。”易憲容表示。
潘正彥則表示:“即使中國的銀行目前處于有利的環境,首要的工作還是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未來幾年,中國的銀行資產不良率會提高,因此我們首先要提高資產的質量。”
楊建文也表示了相似的看法:“并不是規模有多大,能耐就有多大。中國的銀行在很多方面跟世界先進銀行相比仍有很多欠缺,因此首先要吸取經驗教訓,加強風險防范。同時,中國的銀行在目前的有利條件下,在國際金融秩序的調整中,應爭取更多話語權,發揮更大作用。” (付碧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