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黃金期貨被認為是國內“最有群眾基礎”的品種,但成交量日漸萎縮卻令人迷惑。來自行業人士的觀點認為,黃金期貨成交量的擴大還有待市場結構進一步提升和期現兩市的完善。
從上市首日的121468手,到上周四收盤時的11530手,在過去4個月中,上期所黃金期貨各合約日整體成交量下降了90%。
雙刃劍凸顯
在黃金期貨上市之初,期貨公司對于黃金期貨未來的業務成長均抱有樂觀預期。業內均認為,黃金期貨是目前所有商品期貨中最具“群眾基礎”的品種,而且有可能成為未來期貨交易的主力品種。
事實上,在黃金期貨上市首日創出12.1468萬手的成交總量和超過273.46億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后,交投便逐步萎縮。從2月開始,黃金期貨各合約每日成交量僅在1.7萬手至5萬手左右。
市場人士認為,人民幣升值預期造成期價低于現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些產金企業的套期保值熱情;其次,銀行等機構投資者還沒進場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行情很難把握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國內期貨市場缺乏連續交易的機制,上海黃金期貨價格走勢中的眾多‘缺口’也讓投資者難以把握。幾乎沒有投機客賺過錢,交易者的交易熱情也就受到了抑制”,一家在上期所黃金期貨成交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期貨公司的高管對記者表示,“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者對黃金期貨的‘炒新’熱情也在消退”。
“群眾基礎”也是一把“雙刃劍”。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朱斌認為,與其他期貨品種不同,黃金期貨存在競爭對手。零售實物黃金、黃金交易所的延期交收品種,甚至是地下外盤黃金期貨交易都對希望進入黃金市場的投資者有著很強吸引力。
他認為,雖然和黃金期貨相比,投資者參與上海黃金交易的現貨和延期交收品種渠道比較窄,但相對于黃金期貨而言,金交所的夜場交易能幫助投資者回避外盤的波動風險。而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購買實物黃金和參與銀行的實金和紙黃金交易是一種更容易被接受的投資方式。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每個市場有各自的客戶群。
“因此上期所的黃金期貨產品設計不光要考慮市場風險,還需要考慮到競爭優勢”朱斌說。
尚待整體成熟
正如朱斌所所述,很多市場人士也認為,上期所黃金期貨市場的下一步發展取決于交易制度的適時調整和投資者結構進一步完善。
經易金業副總經理陳進華說,保證金太高,交割環節風控太嚴,原本希望交割的投資者只能將頭寸向遠期移倉。目前上期所黃金期貨的主力合約已從0806合約移至0812合約。“這對于散戶的‘短炒’并不會產生很大影響,但銀行等大機構介入就會存在障礙,因為期貨和現貨之間的連通被卡得過嚴”,他說。
在黃金期貨上市之初,國內產金企業在市場中的表現曾較為活躍。而僅僅四個月后,伴隨著黃金期貨低迷的成交,上期所的持倉排名中也已難見產金企業蹤影。
山東招金金銀精煉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勇表示,即使在現貨市場上,產金企業銷售途徑也只能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來進行,而且進出口交收也存在很大障礙,黃金零售投資市場還沒有充分發展。“現貨市場架構本身就需要進一步夯實,這樣才能促進期貨交易發展,并降低期貨交易的風險”他說,“在此基礎上,如果黃金期貨市場流動性能夠提高,產金企業才會積極參與其中,黃金期貨市場也能進入良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在今年3月份發布了《關于商業銀行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為銀行介入黃金期貨市場開閘。同時上期所方面也在一直不遺余力地開展著投資者教育工作,自黃金期貨上市以來,上期所在全國各地針對金融機構、現貨企業及普通投資者舉辦多次培訓,共有上萬人次接受培訓。“參與這個市場需要具備期貨專業知識及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我們還將繼續加大風險教育,讓投資者不要盲目投機。”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