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一年多時間里,外資銀行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在以高端理財、賬戶管理等絕對優勢站穩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后,它們通過多樣化吸收存款、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并購城商行等方式,繼續大力推進對二線城市的滲透。
吸儲放貸各有神通
銀行業全面開放后,外資行進入人民幣零售市場,并與中資銀行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根據規定,5年內外資銀行“存貸比”需達到75%,達到和國有銀行同樣的標準。對此,外資銀行采取各種策略吸引儲戶資金。
某外資銀行西安分行的客戶經理介紹,去年起該行不斷放寬對普通客戶的存款門檻和收費要求,以便吸引更多的民間資金。
同時,外資銀行紛紛加大對二線城市增設網點的力度。比如,匯豐銀行2007年在14個城市設有網點35個,而截至2008年3月底,該行已在全國17個城市設立66個網點,其中包括17間分行和49間支行,一年里網點數量增長超過80%。由于吸收了大量存款資金,匯豐(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行政總裁翁富澤表示,該行貸存比已經達標。
此外,外資銀行利用理財產品設計上的優勢,大力發展結構性存款業務。荷蘭銀行最近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掛鉤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小麥和大豆期貨合約。
貸款方面,除了維系傳統的跨國企業客戶外,不少外資銀行利用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大力發展中小企業貸款。比如,渣打銀行(中國)在重慶市首家推出“中小企業無抵押小額貸款”,企業在無抵押擔保情況下,最高可獲貸100萬元。渣打中小企業銀行部董事總經理林添富介紹,只要是注冊經營滿3年、年營業額達到200萬人民幣、無不良信用記錄的中小企業,原則上均可申請,手續簡潔,審批過程也不長。該貸款目前重點針對扶持制造業(及其供應鏈)和貿易行業,今后會逐漸擴大至發展前景看好的其他行業企業。
并購城商行不遺余力
除了增設網點、運用理財優勢吸收存款外,外資銀行不遺余力地與城市商業銀行開展合作或結成戰略聯盟。外資銀行有關人士表示,這有助于充分利用城商行熟悉當地社會經濟環境、具有穩定的當地企業資源和個人客戶、機制靈活等優勢。
截至目前,共有30家境外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與20家中小商業銀行建立合作關系。例如,新加坡華僑銀行持有寧波銀行12.2%的股份,匯豐銀行(HSBC)和國際金融公司分別擁有上海銀行8%和7%的股份。此外,多家外資機構均有意入股徽商銀行、武漢商業銀行,最終兩家城商行花落誰家還沒有定論。
法國大中銀行副總裁依夫·雅克日前在來華訪問時表示,該行希望能有機會和中國的城商行合作。他認為,城商行對當地經濟和企業有深入的了解,與中國城商行合作能夠加速發展地區業務。東亞銀行副董事長陳棋昌則表示,與城商行合作,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得在每個地區充分的發展空間,可以看作是明智的選擇。
業內專家認為,境外戰略投資者入股城商行,城商行能夠借鑒國際發達市場銀行的先進服務理念、管理經驗及產品開發與維護技術,有利于提升核心競爭能力,這種模式有望形成“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