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6日指出,貨幣政策的制定具有兩個特點:特別倚重于改革開放,要有一個好的監管機制。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6日上午舉行記者招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調控問題回答媒體提問。
在回答關于貨幣政策的提問時,周小川說,回顧五年的貨幣政策。黨中央、國務院始終要求貨幣政策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國務院、央行和國家主管部門從2003年開始研究中國雙順差問題,即資本項目順差和經常項目順差,需要有貨幣政策及時作出響應。同時,開始設計和推行一系列回收流動性或者調控流動性的措施。現在執行的措施基本上都是在2003年設計并開始試行的。
周小川指出了貨幣政策制定的兩個特點:
第一,特別看中或者倚重于改革開放。本身宏觀調控體系就是處在改革過程中,在改革中逐漸形成合理的宏觀調控體系。再有,宏觀調控體系必須依靠微觀機制,也就是微觀的經濟主體,特別是金融機構,他們必須是健康的、行為合理的、適應市場經濟的。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正確響應宏觀調控的效果。因此,微觀機制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要有一個好的監管機制。2003年成立了中國銀監會,強化了對銀行業的監管,同時在證券監管和保險監管方面也都得到了加強,外匯管理方面也在不斷地改進和加強。因此,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還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需要不斷改進,需要與時俱進,適合經濟的情況,應對新的挑戰。
他特別提到,中國GDP中儲蓄率比較高,銀行體系可流動的錢比較多,所以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存在著流動性偏多、投資熱情偏大的情況,需要不斷調整。但調整過程中也不能壓得太狠,如果把流動性壓為零,把投資熱情全部壓掉了,也不太好。要不斷調控這種熱情,跟蹤這種變化,但力度要合適,保證國民經濟能夠平穩運行。
“從這個角度來評價,我認為目前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周小川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