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美聯儲還將繼續扮演最后貸款人角色

2012年04月05日15:52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張茉楠 美聯儲 貸款人 QE3 債券 財富

美聯儲還將繼續扮演最后貸款人角色

——兼評QE3可能性

全球市場在QE3預期的升溫與降溫之間反復。近期,伯南克頻頻在公開場合談及QE3,但美聯儲3月FOMC會議紀要卻并沒有有討論有關量化寬松的細節,這也讓市場對美聯儲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意愿有所淡化。美聯儲的“太極招式”并未封閉實施量化寬松的政策通道,在上半年推出QE3或變相版QE仍然是較大概率的事件。

美聯儲是否進一步實施量化寬松,猜測者可以給出若干個“肯定”的理由,但也可以給出若干個“否定”的理由,部分觀點認為,在美國經濟好轉且短期通脹保持高位的情況下,美聯儲推出下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必要性下降。

的確,近期美國經濟數據頻現利好,2011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3%,為2011年全年表現最好的季度增長,也是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速。不過,如果對比美國歷次金融危機后的經濟增長而言,還只是脆弱而緩慢的經濟復蘇,而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是否延續去年下半年強勢尚有待觀察。難怪伯南克表示,“美國復蘇遠沒有表現出來得那么好,現在預言經濟勝利為時尚早”,表達了美聯儲決策層對美國經濟活動是否實現全面增長仍持謹慎態度。

美聯儲扭轉操作在今年6月份到期后會不會繼續延長?美聯儲實施進一步量化寬松到底是有什么來決定的?這一直是全球各界都爭論不休的焦點話題。事實上,預見美聯儲的行動要看美聯儲的基本使命和職能。美聯儲的使命除了提供流動性,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保持價格穩定之外,更重要的是作為美國金融系統的核心,對恢復金融系統功能要發揮巨大作用。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傳統渠道上正在發生損壞,在信貸市場、利率市場以及房地產等資產抵押市場依然嚴重受阻,特別是在全球金融機構去杠桿化進程加速以及各主權基金對美元風險敞口控制的情況下,美聯儲必然會繼續扮演“最后貸款人”和“資產購買者”的重要角色,而這也將直接影響到美聯儲下一步量化寬松的具體目標和規模。

第一是信貸渠道受阻。當前,美國銀行體系中并不缺乏現金而是缺乏真正的造血機制,金融大海嘯讓美國金融體系的元氣大傷,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在上升。實施以避險價值為基礎的資產負債管理的金融機構被迫啟動了去杠桿化的過程,因此美國商業銀行系統不得不降低風險資產在資產組合中的比重都希望保有更多的現金資產,美國商業銀行現金在全部資產中的占比從歷史平均的3.2%上升到10%左右,有超過1.5萬億超額儲備金存在美聯儲。

美國貸款增速仍然疲軟,消費信貸、工商業貸款、不動產抵押貸款增速卻均處于歷史低位,貨幣乘數大幅減小并未讓基礎貨幣的增長轉化為M2的增長,真正流入到實體經濟中去,從而創造出收入和利潤增長的良性循環,因此,美聯儲只能在市場上充當信貸投放者和資產購買者的角色。

第二是利率渠道扭曲。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一直在操控美國國債市場,極盡所能地壓低市場利率,而在名義利率降至零水平后,便采用量化寬松措施和扭曲操作。歐債危機更是造就了美國國債的大牛市,極大地壓低了美國債務負擔。但另一方面,卻導致了整個金融市場資金配置發生扭曲,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十年期通脹保護債券(TIPS),最終以創紀錄低收益率,也即成交收益率為-0.089%出售債券,這是投資者在10年期通脹保護票據(TIPS)歷史上第二次接受負收益率,這意味著美國的實際利率已為“負”。事實上“負利率”持續下去,那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聯儲、美國政府(較低的短期國債收益率意味著較低的融資利率)和那些缺乏流動性的金融機構(較低的窗口貼現融資成本)。

第三是財富渠道漏損。房地產是美國居民的主要資產形式。前幾年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使美國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高,并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美國房地產總價值大約在21萬億美元左右,自美國次貸危機以來,房地產市場價格下跌超過30%,也即有6.3萬億美元的財富縮水。據估計,家庭凈資產從危機前的個人可支配收入的6.5倍下跌至此后的4.7倍,并一直維持在低于5的水平,“負財富效應”也大大制約了美國消費的持續復蘇。

為了穩定房地產市場,扭轉“負財富”效應的沖擊,未來擴大購買資產抵押債券就在美聯儲的政策“清單”之列。近期美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所得報告建議,要促進經濟全面發展和最大化住房可負擔再融資項目效果,美聯儲要宣布大規模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讓30年期定息抵押貸款利率到2012年底可以一直維持在3%至3.5%的較低水平,因此,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很可能成為美聯儲進一步實施量化寬松的重點。(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