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年,我們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但同時環境問題也非常突出。當下綠色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不僅需要財稅制度和相關法律的配套,更需要相應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綠色金融的助力”,中國投資協會投資咨詢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祝慧燁22日在北京表示,“綠色要能掙著錢,要有價值。”
12月22日,由中國投資協會投資咨詢專業委員會主辦、標準排名協辦的“2018中國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筑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祝慧燁在論壇上做出上述表示。
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也在此間指出,新形勢下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明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當前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國內也處于三期疊加的重要時期,在歷史發展的轉折點上,國家戰略更要保持定力,堅決落實生態環保新政。
“但光靠政府財政投入搞環保是不行的”,趙華林表示,沒有金融的支持,環保的目標不可能實現。政府的投入有兩大特點:效率不高、投入不足。綠色金融在這兩方面都可以提供有力補充。
針對各界對于綠色金融的期待,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表示,目前,中國可持續發展成了全球領導者,獲得全球稱贊,但具體到綠色建筑領域中國還沒有成為全球領先者。為何沒發展起來?因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支持綠色建筑發展中仍面臨一些問題。
第一,如何確定一棟建筑是否為綠色建筑,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一定要有可量化、可核實、可報告的客觀指標,同時國內的綠色建筑指標也要實現與國際標準的銜接。這樣才能統計出銀行在綠色信貸方面的效益。第二,綠色建筑評價要建立一個有公信力的統一公共平臺,整個評價的數據應該對公眾能開放。此外,應加強約束機制建立,比如綠色建筑要投保險,第三方擔保,合同條款要細化。
具體到綠色債券如何支持綠色建筑在內的綠色產業發展,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學工介紹,綠色金融在中國起步比較早,在國際上也是有相當的影響。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完善綠色債券的相關規章制度,統一綠色債券界定標準。
孫學工介紹,從最近幾年發展情況看,綠色債券發展的速度很快。到2018年4月底,共發行183期,規模達到4210.65億元,涉及發行人119家,綠色資產支持證券200多億元。綠色債券發行成本跟同期債券相比,綠色債券成本低于一般債券,作用已經顯現出來。
本屆論壇上,中國投資協會投資咨詢專業委員會與標準排名聯合發布了《2018中國上市房企綠色信用指數TOP50報告》與《2018中國綠色建筑創新樣本》。中海地產、中國金茂、華潤置地、當代置業、中國恒大、碧桂園、首開股份、寶龍地產、龍湖集團、世茂房地產、招商局蛇口、朗詩綠色集團和萬科集團在標準排名2018中國上市房企綠色信用指數TOP50榜單中位列前十。(記者 龐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