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3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可由目前的13%提高到26%,每年所需投資規模為1450億美元,更為關鍵的是需要大力開展電力建設,并實行電力市場改革,包括成立獨立實體,開展可再生能源的生產、輸電和配電工作。
這是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24日發布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展望》報告中所提到的。按照聯合國設定的目標,全球203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要翻番。“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到2030年中國的能源消費量將增長60%。中國將如何滿足其未來的能源需求將成為全球遏制氣候變化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IRENA總干事安南·阿明(Adnan Z. Amin)表示。
據了解,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已占據世界領先地位,2013年中國新增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超過歐洲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總和。在最近發布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中國首次提出將努力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憑借目前的能源政策,203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比重僅能提高到17%,但是在技術成本逐漸下降、大氣污染防治加強、能源需求和安全緊迫性增強等推動下,將現代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到26%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是可行的。”IRENA創新技術中心主任道夫·哥蘭(Dolf Gielen)博士表示,這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國,占全球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的20%。
值得一提的是,可再生能源在終端用能行業有著巨大的潛力。工業終端用能單位可以實現10%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突破目前幾乎是零利用率的現狀。建筑行業中所需能源的四分之三可以由可再生能源來提供。
報告指出,要實現26%的目標,2014至2030年期間每年所需投資規模為1450億美元,但由此在提高健康水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為中國經濟減少支出分別為550億美元和2280億美元。
“其中三分之二的投資用于電力部分,預計2030年,電力行業的可再生能源比重將會從20%提高到40%。除了加大投資,還需要考慮環境、健康等投入,把煤的完全成本算出來,中國需要每噸二氧化碳約為50美元的一個全國性價格,確保可再生能源與煤電形成平等競爭,同時加大電網建設,有些輸電設施需要重新規劃路線,需要建設省與省之間的互聯,需要更好的地區協調,也需要與周邊國家開展電力交易。”任道夫·哥蘭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解釋說。
此外,現有的電網并不是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所建。報告認為,要實現上述目標,還需要加快電力市場改革,包括成立獨立實體,開展可再生能源的生產、輸電和配電工作。定價和監管過程需要進一步公開透明。
“當前中國500千伏超高壓系統的利率用很低,僅是美國500千伏超高壓系統利用率的30%,提高到美國的利用率水平,500千伏超高電壓區域電網可承受19億千瓦裝機容量的能力,可滿足2020年發展的需求。這從電力系統本身不是解決不了,是當前的政策不允許接力式輸送,有很多利益阻礙。”中國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忠穎認為,改革要和發展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