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1月1日在丹麥哥本哈根閉幕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了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綜合報告。該報告是對IPCC先前相繼發布的三個工作組報告成果的高度凝煉與綜合,包括氣候變化及原因、未來氣候變化與風險、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路徑、適應與減緩氣候變化措施等內容,反映了近年來科學界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的最新認知與理解。由于IPCC報告具有很強的政策相關性,這次報告的發布將對國際氣候制度談判走向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產生重大影響,也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提供了很好的科學基礎。
一、近百年全球氣候顯著變暖,并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
近百年全球氣候變暖體現在全球氣溫升高、海洋變暖、冰雪大范圍融化、海平面持續上升等諸多方面。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大約上升了0.85攝氏度,在北半球,1983—2012年可能是過去1400年中最暖的30年。1971—2010年間,氣候系統增加的凈能量中有90%以上儲存于海洋,造成海洋上層變暖。自1971年以來,全球冰川普遍出現退縮現象,格陵蘭冰蓋和南極冰蓋的冰儲量減少,北極海冰面積以每十年3.5%—4.1%的速率縮小。20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上升19厘米,平均每年上升1.7毫米。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20世紀中葉以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強度和頻率發生明顯變化。極端暖事件增多,極端冷事件減少;歐洲、亞洲、澳大利亞等地熱浪發生頻率更高;陸地區域的強降水事件增加,歐洲南部和非洲西部干旱強度更強、持續更長;熱帶氣旋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存在長期增加趨勢。
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產生了深刻影響。氣候變化導致的全球降水變化和冰雪消融正在改變全球水文系統,影響到水資源量和水質,加劇淡水資源缺乏。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產量有利有弊,但總體以不利影響為主,其中小麥和玉米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更大,平均每十年分別減產約1.9%和1.2%。氣候變化改變了部分生物物種的數量、活動范圍、習性及遷徙模式等,部分陸地區域的物種平均每10年向極地和高海拔地分別推移17公里和11米。氣候變化引起海洋酸化,影響海洋生態,還惡化了已經存在的人類健康問題,導致一些地區與炎熱有關的人類死亡率的增加。
人類活動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自工業化時代以來,在經濟和人口增長的驅動下,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上升,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濃度達到了過去80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1750—2011年間,人為累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20400億噸,其中近一半為近40年所排放,47%來自于能源供應、30%來自于工業、11%來自于交通、3%來自于建筑。IPCC綜合報告認為,人類活動主要通過排放溫室氣體影響氣候,20世紀中葉以來全球氣候變暖一半以上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這一結論的可信度在95%以上。
二、溫室氣體的繼續排放將導致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加劇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面臨的風險
未來全球氣候變暖的程度主要取決于二氧化碳的累積排放。即使人類停止溫室氣體的排放,但過去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及其相關影響還將持續多個世紀,而且氣溫升高越明顯,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面臨的風險就越大。IPCC綜合報告還指出,與1986—2005年相比,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將升高0.3—4.8攝氏度,人為溫室氣體排放越多,增溫幅度就越大;熱浪、強降水等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將增加;海洋將進一步酸化;全球冰川體積將減少15%—85%,9月份北極海冰范圍將減少43%—94%;海平面將上升0.26—0.82米。
未來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面臨的氣候風險將加劇。如果不采取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局地溫度比20世紀后期再升高2攝氏度或更高,將會減少熱帶和溫帶地區的小麥、水稻和玉米產量,影響全球糧食安全;許多干旱亞熱帶區域的可再生地表和地下水資源將顯著減少。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全球受水資源減少影響的人口將增加7%;許多物種將面臨更高的滅絕風險;很多地區尤其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不良健康狀況將加劇。許多的氣候風險將集中出現在城市地區,農村地區則更多地面臨著水資源短缺、食物安全和農業收入的風險。
三、適應與減緩氣候變化相輔相成,是減少和管理氣候風險的重要途徑
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是降低和管理氣候風險的互補性戰略。對于已經和即將發生的不利影響,適應的效果更為顯著。但控制長期風險必須強化減緩。近期和長期減緩措施將有效地降低本世紀后期的氣候變化影響。如果沒有更多的減緩措施,本世紀末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可能比工業化前高出4攝氏度,即使采取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人類社會仍會面臨很高的風險。
如果將全球溫室氣體濃度控制在450ppm二氧化碳當量以內,本世紀末溫升有可能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與工業化前相比)。為此,到2050年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應在2010年排放的基礎上減少40%—70%,到2100年應實現零排放。
四、氣候變化已經對我國國家安全提出了嚴峻挑戰
我國氣候變暖幅度明顯高于全球,高溫事件顯著增多,干旱和暴雨洪澇事件頻發,登陸臺風偏多偏強。上世紀中葉以來,我國年平均氣溫升高1.38攝氏度,升溫幅度幾乎是全球的兩倍。1961年以來,我國高溫熱浪事件增多明顯,本世紀以來更為突出,平均每年高溫面積占全國27.4%,超過常年兩倍。我國年降水日數減少,但暴雨日數增加10%,極易造成城市內澇和山洪地質災害的短歷時暴雨增多增強。區域性和階段性干旱加劇,1997年以來,東北、華北和西南平均每年中等以上干旱日數,比之前分別增加24%、15%和34%。登陸我國臺風比例顯著增加,尤以近十年最明顯。本世紀以來,我國平均每年有8個臺風登陸,其中有一半最大風力達到或超過12級,比上世紀90年代增加了近一倍。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影響了我國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我國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安全、經濟安全等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將產生嚴重威脅,對國家安全提出了嚴峻挑戰。
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利弊共存,以弊為主。近30年,因熱量資源增加,我國南方雙季稻可種植北界北推近300公里,冬小麥種植北界北移西擴20—200公里。然而氣候變化也使小麥、玉米、大豆單產分別降低1.27%、1.73%和0.41%。同時,因水資源短缺,我國每年有1800—3200萬公頃耕地受干旱影響,占播種面積12%—22%,且受旱面積不斷增加。氣候變化還導致作物生育期提前,生育期縮短,病蟲害發生面積擴大,危害程度加重。
水資源安全:氣候變化對我國水資源安全帶來不利影響。上世紀中葉以來,受氣候變化影響,我國東部主要河流徑流量減少。冰川退縮使青藏高原七大江河源區徑流量變化不穩定。氣象災害頻發降低水資源可利用性,導致北方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南方出現區域性甚至流域性缺水現象。
生態安全:氣候變化也是我國水土流失、生態退化、物種遷移的重要原因。受氣候變化影響,我國東北黑土和西北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劇,東北黑土流失面積27.6萬平方公里,黑土層以每年0.3—1.0厘米速度剝蝕;草原植被生產力顯著降低,植被類型發生不可逆的改變,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服務功能降低,林火災害范圍和頻次加大;物種分布范圍改變,有些地區甚至出現物種消失。
環境安全:氣候變化對我國大氣和水環境的影響日趨顯著。2013年我國74個城市大氣PM2.5濃度平均為每立方米72微克,是國家標準的兩倍多,是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7倍多。氣溫升高、降水減少和蒸發加劇,不利于水體污染物的擴散和消除,并間接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出現了藍藻暴發等嚴重污染事件。
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對我國能源安全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風速和風向影響風力發電,華北北部和東南沿海風速以每十年0.3秒/米的速度減小,風機發電量降低;1961以來,我國日照時數總體下降,特別是在夏、冬兩季和華北平原,太陽能資源開發和利用受到制約;河川徑流變化影響水電安全運營。氣候變化對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等能源消費,氣象災害對能源生產和運輸,都會產生顯著影響。
重大工程安全:氣候變化對我國重大國防和戰略性工程安全的負面影響日益凸現。氣溫升高將造成青藏鐵路沿線多年凍土普遍退化,嚴重威脅青藏鐵路安全運營。三峽庫區和上游區域發生的超標準洪水,會加大水庫防洪、調度和運營風險,頻發的暴雨事件可能引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危害大壩安全。氣候變化對我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中俄輸油管線、三北防護林等重大工程的安全運行帶來風險,甚至可能引發重大環境事件。
經濟安全: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造成我國經濟損失不斷增加,威脅國家經濟安全。本世紀以來,氣象災害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年均達到1.07%,是同期全球平均(0.14%)的7倍多。隨著經濟總量增長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對我國經濟安全造成的風險將日益增加,嚴重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安全運行,也會通過國際貿易間接影響著我國經濟安全。
五、高度重視氣候安全問題,全面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
氣候變化及帶來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災害已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威脅。我國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加強氣候風險管理,是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選擇。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要求我們深入認識把握氣候規律,科學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安全是指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不受氣候變化威脅的狀態。作為一種全新的非傳統安全,氣候安全是我國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以及國家安全體系中其他安全的重要前提,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需求,是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的重要基礎,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中國夢”的基本保障。因此,要在戰略高度上更加重視氣候安全問題,并將氣候安全作為國家安全體系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考慮。根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確定中長期氣候安全目標,減輕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水資源、生態、能源、城鎮化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和結構轉型時期,應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的影響與風險,進一步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劃計劃的設計、制定和實施,發揮行政管理在推動全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實踐中的作用,加大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社會各界的文化建設,加強公眾意識和能力的教育培訓,加強國際間、部門間、機構間的多渠道、多層面合作,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作者為中國氣象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