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周生賢近日在主持召開部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全會《決定》時強調,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我們要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常態。這是在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基礎上做出的科學判斷,對于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不能因循守舊,不能止步不前,需要有新思維、新舉措;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不是權宜之計,不是階段性要求,需要有心無旁騖的定力、排除干擾的能力、穩步推進的毅力;新常態之“態”,意味著是一種形勢、趨勢、大勢,需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
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生態文明理念逐漸上升為統籌謀劃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重大理論。這就要求我們適應這一新常態,用新理念指導美麗中國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從黨的主張變為國家意志、法律規定,從政府行為變為全民行動,任務更重、時間更緊、要求更高,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適應這一常態,要求我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主動實踐中央戰略部署,站在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的戰略高度,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這一新常態要求我們做好制度設計,引導和倒逼地方政府深刻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背景和深遠意義,自覺根據“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來安排經濟社會發展事務,真正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重點領域和重大任務,切實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經濟發展進入增速回落、提質增效的階段,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這就要求我們適應這一新常態,抓住機遇化解挑戰,繼續努力探索環境保護新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時也付出了過大的資源環境代價,資源與環境已經成為發展的最大瓶頸制約。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容量有限,已成為我國國情的基本特征,一些地區生態環境質量退化,有的需要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才有可能恢復。今后,一味地追求高速增長行不行?辦不到、受不了、沒必要、不值當。做出這一判斷,一個重要的考量就在于環境承載能力。再按照拼資源、拼消耗的模式發展下去,資源支撐不住,環境承受不了,發展難以持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我國走不通也走不起,這不是戰術上的選擇,而是戰略層面的設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轉為中高速,更加注重提質增效。適應新常態,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是一個重大機遇,同時也是不小的挑戰。用好增速回落帶來的新增污染量有可能減少的機遇,化解保增長有可能帶來的重污染項目集中上馬的挑戰,方能真正使經濟發展代價更小、效益更好、排放更低、更可持續。
轉方式調結構有一個較長的見效周期,涉及方方面面利益關系的調整和博弈。這就要求我們適應這一新常態,以環境保護倒逼發展轉型、優化經濟發展。在我國經濟總量有了大幅提升、增速轉為中高速的今天,我們更有必要、也更有條件重新審視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保護與發展,誰先誰后?孰輕孰重?何舍何得?通過對這些重大問題進行重新審視,轉型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適應這一新常態,需要對轉型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有充足的預判,必須深化這樣一種認知: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必須堅持這樣一種路徑: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把調整優化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對于環保部門來說,則必須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發展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的基本特征和工作要求,重點做好穩定經濟增長、優化經濟結構、化解產能過剩、治理環境污染等方面工作,通過強化環保標準的硬約束,堅定不移地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在一些地方轉型內生動力不足的情況下,需要為充分發揮環保這把“手術刀”在調結構中的作用創造條件,強化環境標準以給地方轉型增加外在壓力。
扭轉依然嚴峻的環境形勢注定是場持久戰,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這就要求我們適應這一新常態,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切實樹立底線思維。我國在短短幾十年里,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城鎮化過程;與之相伴,發達國家一兩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顯現,呈現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復合型特點。環境問題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治理起來也不可急于求成。適應這一常態,要求我們牢固劃定生態紅線,從制度上保障生態紅線,讓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休養生息,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在操作過程中,生態紅線劃定難,劃定以后真正嚴格實施則更難。真正讓生態環境休養生息,就要讓紅線成為“高壓線”,保證生態紅線劃得定、守得住,使生態紅線像人口紅線、耕地紅線、水資源紅線一樣,作為硬約束、硬指標來執行。從各地實踐來看,江蘇、廣東、吉林、西藏等多個省份,已經分別劃定了森林、林地、濕地、沙地、物種等生態紅線。
公眾對改善環境質量的期待不斷提升,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不斷提升。這就要求我們適應這一新常態,主動回應公眾期待,推進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從來就不是單純的財富積累,而是要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優良的環境越來越成為城鄉居民的普遍追求,而且公眾對環境質量改善的訴求,不會因為環境質量改善了而有所減弱,反而會更加強烈。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成為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今后很長一個時期必須面對的課題。這就要求我們積極順應公眾期待,不能等環境問題出現了、社會矛盾激化了以后,才開始著手解決,而要把工作做到前頭,始終把群眾愿望作為促進工作的原動力,作為做好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源頭抓起、從苗頭抓起。雖然短期來看,環境質量改善的速度仍然趕不上群眾愿望提升的速度,但我們應該認識到,群眾有訴求,是好事不是壞事,是動力不是阻力,要切實保護好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建設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溝通平臺,維系好政府和群眾之間的良性互動。當務之急就是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突出抓好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善用鐵規,勇用鐵腕,逐步改善環境質量,以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看到希望。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做出頂層設計,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的路徑逐漸明晰。這就要求我們適應這一新常態,全面推進環境法治。面對依然嚴峻的環境形勢,除了經濟、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越來越重要,制度建設越來越迫切。無論是源頭嚴防,還是過程嚴管、后果嚴懲,都需要秉持法律這個準繩,密織法律之網、強化法治之力。今后,我們要準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目標和基本原則,準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注重研究思考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如何在環保領域落實依法行政要求、進一步推動環境保護法治建設,以及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綠色轉型和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等事關環保事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努力推進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推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
正如周生賢部長強調的那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臨新形勢和新要求,我們要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常態,善于用新常態來對照觀察、分析判斷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新形勢新任務,著力構建、主動實踐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四梁八柱,全面開創新時期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