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保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現順利供水,經過多年時間,在漢江流域及其周邊地區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生態區。圖為水天一色的丹江口水庫。姚伊樂攝
由于南水北調工程的帶動和促進,在漢江流域及周邊形成了一個面積達9.5萬平方公里的巨大生態區。在這個相當于國土面積1%的區域范圍內,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地方發展方式迅速轉變,工業、農業的清潔生產和生態化水平大大提高
◆本報記者姚伊樂
秋水長天一色,碧波云影徘徊。站在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岸上看去,眼前一幅壯觀景象。
很快,這泓碧水就將沿著千里明渠一路向北,滋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
南水北調,這一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態調水工程,歷經半個世紀,終于由構想變成現實。
然而,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絕不止于“調水”。據記者觀察,為了保證水質,中線工程引水渠沿線同時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綠色長廊;不僅如此,自漢江發源地秦嶺地區,直到鄂豫交界處的丹江口庫區,漢江流域及周邊形成了一個面積達9.5萬平方公里的巨大生態區。
在這個相當于國土面積1%的區域內,由于南水北調工程的帶動和促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地方發展方式迅速轉變,工業、農業的清潔生產和生態化水平大大提高。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記者實地采訪的10余個縣域內,基層群眾的環保意識也遠遠高于其他地區。
如果說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推動了山東、江蘇兩省區域環保格局變化,形成了較發達地區的環保經驗;那么,中線工程則是較落后地區的生態實踐,其根本意義在于,利用我國制度優勢,大范圍探索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重、并行、互相促進的模式,及這種模式的可行性和長期效果。
雖然在這一探索中,還有不少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效果還有待時間檢驗、實踐仍存在一定的風險,但至少目前看來是比較成功的。
變化一:環境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
開工初期,水源區僅有5座污水處理廠;到“十二五”末,這里將新建174座污水處理廠,基本涵蓋縣級以上城市和重點鄉鎮
9月中旬,記者與南水北調辦公室一行從北京赴陜西,沿漢江一路由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十堰市最終到達河南省淅川縣陶岔渠首,途經南鄭、紫陽、淅川、西峽等10個縣(區),實地見證了9.5萬平方公里區域內水質保護的點滴。
中線水源區流域包括河南南陽、洛陽、三門峽,湖北十堰、神農架,陜西安康、漢中、商洛共3省8市(區)43個縣,其中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29個、省級扶貧重點縣8個。
這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是國家財政重點補助和扶貧開發的重點地區之一,也是中線水源保護的重點區域。尤其是陜西省的安康、漢中和商洛3市,主城區基本沿漢江或其支流而建,更是漢江上游水質保護的重中之重。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工初期,水源區僅有5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為每天24萬立方米,但43個縣(市、區)城區每天污水排放總量就達到了111萬立方米。”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于幼軍說,由于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大量城鎮污水直排河道,最終匯入了丹江口水庫。
“十一五”前,中線水源區僅十堰市有1座處理能力為450噸/天的垃圾填埋場,其他各市、縣和鄉鎮都沒有垃圾處理設施,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現象較為普遍,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堆放在漢江、丹江兩岸及丹江口水庫周邊。
為改變這一局面,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國家在中線水源區安排新建污水處理廠174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2萬立方米/日,新建垃圾處理場98座,新增垃圾處理能力8500噸/日。
“這些項目總投資達78.5億元,基本覆蓋了水源區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和重點鄉鎮。”南水北調辦公室環保司副司長范治暉說,目前縣城以上污水處理廠已全面建成,重點鎮污水處理廠全面開工,改變了水源區污水直排和垃圾亂扔亂倒現象,對保護水質起到了關鍵作用。
陜西省紫陽縣污水處理廠就是新建項目之一。紫陽縣城依山臨江,是一座陡峭的山城。污水處理廠建設在紫陽隧道東出口外側,14畝的狹小空間擔負著1平方公里內6萬人的生活污水處理任務,目前日處理能力為8000立方米,出水水質達到了一級B標準。
陜西省安康市副市長梁志堅說,目前安康市21個縣城以上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部建成并投入運行或試運行,17個鎮級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已在建。
由于經濟落后,漢江流域絕大多數農村垃圾、污水隨意排放的情況十分普遍。不過,如今已經變了樣。
街道整潔,小樓林立;農戶前院后庭整齊干凈,廣場噴泉激揚隨歌起舞。在陜西省漢中市高土壩村,眼前的移民安置社區讓記者眼前一亮。
“社區規模越來越大,日常的垃圾、污水處理成了問題。我們探索出垃圾、生活污水集中無害化處置的方法。污水先用三格式化糞池處理,經由人工濕地二次處理后,排放的水可以用來養魚、灌溉農田或苗木。”高土壩村黨支部書記王琨告訴記者,即便是獨居戶的生活污水也不能亂排亂倒,要經過處理后才能排放。
而在湖北省十堰市神定河上游沿線,對農家樂休閑旅游區的污水治理也頗有特色。
“我們引進使用了小型一體化治污設備,加上小型人工濕地治理,基本上解決了不同規模的農家樂污水排放問題。”十堰市茅箭區南水北調辦主任王傳潤介紹說,處理能力為5立方米/日的設備目前安裝了15臺、10立方米/日的1臺,每立方米處理成本為0.7元左右,設備費用則根據成本大小由市、區以及農家樂業主共同承擔。
除了神定河,穿越十堰市的河流還有泗河、犟河、官山河、劍河。由于歷史原因,這5條河流水質大都為Ⅴ類或劣Ⅴ類。十堰市下大力氣進行了整治,到目前為止,五河治理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0.38億元,完成管網建設557公里,關停污染企業20家、整治排污口497個,完成河道清淤68公里。
記者進入到位于十堰市茅箭區武當路車站溝的一處施工中的下水道內,看到工人正在改建雨污分流管道。
“幾個月前清污的時候臭得很,幾十年淤積的臟東西把這里堵了一大半。”正在作業的年輕小工秦風立告訴記者,他已經在這里干了一段時間,每天工作10小時。
“幾十年沒有解決的問題,不到兩年就解決了。”十堰市副市長沈學強說,目前這5條河流水質已明顯改善,如官山河水質從原來的Ⅴ類提高到Ⅲ類,其他河流主要污染物濃度較2012年下降了50%以上。
“不黑、不臭、水質明顯改善。”范治暉說,這幾條河流已經實現了階段性治理目標。
變化二:地方發展方式實現強力轉型
借力南水北調工程,源區上千家重污染企業被關停取締;取締大規模網箱養殖,漁民上岸轉向發展生態農業
自2006年以來,中線水源區各地已關停規模以上企業超過500家,同時還依法取締小礦山、小冶煉、小造紙、小水泥等“十五小”企業千余家。
“各個地方都做出了較大犧牲,地方發展方式正處于深度轉變的陣痛期。”范治暉說。
長期以來,中線水源區存在著大量的礦物采選及冶煉、化工、汽車電鍍、黃姜皂素、特色中草藥加工等企業,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部分廢水和廢渣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污染比較嚴重。在中線工程開工后,按照兩期規劃,地方政府對這些重點排污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或關停搬遷。
黃姜種植和加工業是中線水源區的特色產業,門檻低、見效快,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但是,黃姜加工傳統工藝用水量大,排放的廢水污染物濃度高,化學需氧量濃度往往達到每升上萬毫克,是一般生活污水的幾百甚至上千倍,以前這些廢水大部分直排河道,使得水體又黑又臭。
“1噸黃姜只能形成千分之六的皂素,以往提煉1噸黃姜皂素就需要20噸硫酸,這意味著70%的水、15%的淀粉和纖維素只能當作廢棄物直排漢江。”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博士潘涔軒說。
范治暉介紹說,為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和地方對黃姜加工產業進行了系統治理。通過出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黃姜行業廢水排放標準,200多家排放不能達標的中小黃姜加工企業被關停。此外科技部還加大投入,在僅剩幾家規模較大且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中開展廢水治理科技攻關。
“2014年,年產300噸的黃姜皂素生產項目通過陜西省環保廳驗收。”在陜西省山陽縣金川封幸化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潘涔軒說,目前生產1噸皂素只需兩噸硫酸,還能循環使用,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減排9成以上,實現了達標排放。
同時,廢棄物加工生產的有機肥可還田繼續種植黃姜或茶樹,回收的淀粉加工后可做飼料。
除了黃姜皂素企業外,有更多的企業被關停或者升級。
在河南省淅川縣,淅川縣豐源氯堿公司、南陽泰龍紙業等350家化工、造紙、冶煉企業被關停并轉;曾經的排污大戶淅水集團則斥資5億元完成轉型升級;淅鋁集團關閉了高耗能、高污染的礦熱爐和電解鋁生產線,上馬了彩鋁板等一批高科技環保生產線,成功實現了轉型。
財政收入曾一度下滑4成的淅川縣,借力南水北調工程完成了生產方式轉變的“第一季”。
但對9成以上面積為丹江口水庫核心水源區的淅川縣來說,不僅僅是“岸上”的產業要轉變,庫區原來的漁民也要轉變生產方式——上岸。除了移民之外,這或許是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共同遇到的、最為痛苦的環節。
庫區居民靠水吃水。過去的數年間,在當地政府扶植下,網箱養殖已成為不少鄉鎮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在淅川縣馬蹬鎮關防村,一處廢棄的院落內,堆積如山的網箱足以說明此前這里養殖業的興旺。
“我家有20多個網箱,一年能掙30多萬元吧。”46歲的閆朝建算是中等養殖戶,他告訴記者,今年5月,網箱被取締,每個網箱政府補償1200元,不到成本的3成。
關防村不到200戶人家,每家平均4口人,卻只能分到不足1畝薄地,出路只有養魚。但養魚前期投資大,取締的補償款又少,“剛開始心里很別扭,影響到生活了。”閆朝建說。
唐富軍則是當地的頭號養殖戶,取締網箱養殖前已有80多個網箱。“每個網箱補貼1200元,唐富軍要虧損24萬多元,虧得太多了。” 馬蹬鎮工作人員齊年柱告訴記者,當時找唐富軍做工作很難,“總躲起來不見”。不過,最終唐富軍還
是想通了,轉行開始發展旅游服務業。
“倉房鎮黨子口村的劉明瑞有280多個網箱,香花鎮的劉德美不但有網箱,還建了兩座冷庫,香花鎮的王太政從10個網箱發展到現在的近300箱……”淅川縣水產局辦公室主任劉德中扳著指頭一口氣數了十幾個大戶,“但幾個月前全都默默拆除了網箱,不講代價,不計得失。”
記者獲悉,淅川全縣總計網箱有41729箱,截至目前已經清理37528箱,剩魚集中暫存在其余的幾千箱里。
“漁民轉型很難。”齊年柱說,當地政府出臺了10條扶持性政策幫助漁民轉產轉業,包括貼息信貸、稅收優惠、加強轉產培訓等。
實際上,淅川縣近兩年來已經較為深入地探索了生態產業發展路徑。茶葉、金銀花、湖桑、玫瑰、核桃等既能保護生態、經濟效益又高的作物,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和“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方式,已經蓬勃發展了起來。
淅川縣工業、農業的這次大變身,被當地人稱之為“生死轉型”。
這樣的“生死轉型”同樣發生在水源區內其他地區。比如,在河南省西峽縣,中藥制藥、獼猴桃、山茱萸、香菇等特色工業、農業產業近年來已經形成品牌,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變化三:建設千里生態廊道守護干渠
除了沿丹江口水庫建設環庫生態廊道外,還將沿著輸水總干渠建設千里生態廊道,確保水質安全
在大雨中,站在漢江或其支流岸邊,但見浩蕩洪水渾濁一片。
“河流10里水自清。”范治暉說,山洪中夾帶的泥沙雖然對庫區水質沒有影響,但也說明秦巴山區水土流失現狀的嚴重。
據統計,中線工程開工前,水土流失面積達3.67萬平方公里,約占水源區總面積的38.6%。水土流失不但使河道和水庫淤積,而且還將大量的農藥、化肥等污染物帶入河道污染水質。
為有效遏制水源區水土流失,國家規劃安排投資近60億元,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兩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務(占水源區水土流失總面積的56.1%),年均減少土壤侵蝕0.6億噸。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占計劃治理任務的82.5%。
河南省淅川縣發展綠色種植業,就同時兼具水土保持、荒山綠化和帶動農民致富的效果;陜西省采取綜合措施,統籌種植業結構調整、生態移民與水土流失治理,逐步將依賴坡耕地生產的農民搬出深山,從根本上恢復山區植被。
此外,丹江口庫區人多地少,“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土地利用特征明顯。據不完全統計,僅庫周1公里范圍內就有居住人口29萬、耕地36.7萬畝,每年約有2.6萬噸農藥、化肥進入丹江口水庫,直接影響水質安全。
“為治理庫周面源污染、阻隔污染物進入水庫,我們提出要建設環庫生態隔離帶。”于幼軍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的目標是在庫周1公里范圍內形成環庫生態屏障,主要措施包括人工造林、森林撫育、封山育林等,還擬將庫周1公里范圍內的36.7萬畝耕地全部納入國家新一輪的退耕還林計劃,同時開展農村面源污染綜合整治。
而在“十三五”期間,國家擬再將生態隔離帶范圍向外延伸3公里,從根本上解決庫周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為整個水源區開展面源污染防治積累經驗。
“河南省已經建成3.3萬畝生態帶,完成現階段工作計劃的近9成。”河南省南水北調辦環境移民處處長王家永告訴記者。
除了庫區周圍及流域環境保護,輸水過程中的水質保護也至關重要。
中線輸水線路全長1432公里,其中明渠段1196公里、暗涵236公里,明渠全部與周邊水系立交,不與地表水發生水體交換,兩側地表水對總干渠水質不會造成污染。
“輸水過程中產生的水質污染風險主要來自3個方面。”于幼軍介紹說,一是部分高于渠道運行水位的地下水如果被污染,可能滲入總干渠帶來的污染風險;二是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運輸途中,在穿越總干渠橋梁時可能突發交通事故帶來的污染風險;三是輸水沿線大氣污染物沉降帶來的污染風險。
為防范上述污染風險,南水北調辦公室會同環境保護部等各部委,劃定了總干渠兩側水源保護區,嚴格保護區內環境監管、嚴控新建項目等。河南省僅在2013年就在總干渠兩側保護區范圍內拒批新上建設項目400多個。
此外,環境保護部還會同南水北調辦公室加大了對總干渠兩側水源保護區執法檢查的力度。同時,開展了總干渠兩側內排段地下水現狀調查、防范地下水污染風險,并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
更大規模的保護,則是建設中線輸水總干渠兩側生態帶,形成千里生態廊道。
“建設生態廊道,一方面可以促進總干渠兩側種養殖業結構調整,減少農藥、化肥使用和畜禽糞便排放,外遷部分企業減少點源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還可以充分發揮植物的生態作用,阻隔和分解部分污染物。”范治暉說。
目前生態廊道建設已經具有相當規模。
“淅川段防護林建設規劃已經開始實施,兩側將形成100米寬的景觀生態廊道。”淅川縣縣長趙鵬介紹說,通過引進林業企業,與當地種植戶和農民合作,生態廊道不僅能確保輸水干渠水質安全,還可以成為南水北調觀光旅游帶以及城區居民休閑場所,并產生一定的長期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