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是一座能源極為緊缺的城市。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有關部門獲悉,今后,曹妃甸將成為北京重要的能源基地,通過送水、輸油、輸氣等“服務北京”工程,為北京的能源緊缺排憂解難,實現京冀兩地協同發展。
海水淡化進京
緩解北京供水緊缺
北青報記者昨天從曹妃甸區政府獲悉,面對北京嚴重缺水的難題,目前,曹妃甸區正在積極推進大型海水淡化項目,建成后,曹妃甸將成為北京重要的儲備水源地。首鋼京唐鋼鐵廠現在擁有四套海水淡化裝置,每天生產淡水5萬噸,計劃今后再增加近400萬噸的海水淡化處理量,為京津兩地供水。另外,北控集團下屬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北控曹妃甸日產100萬噸海水淡化進京項目也已獲得河北省發改委的批準,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投入使用后預計可以滿足北京約三分之一的用水需求。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首鋼京唐鋼鐵廠,該廠地處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區,是首鋼搬遷調整的重要載體。早在2008年,為了降低北京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空氣質量,減輕經濟資源負擔,國務院批準關停首鋼在北京地區800萬噸鋼鐵產能、淘汰河北730萬噸落后煉鋼能力,并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新建鋼鐵大廠,一部分就建設在由填海造成的小島上。2010年6月,首鋼京唐鋼鐵廠主體工程竣工投產,并完成搬遷。如今,該廠發揮著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的重要作用,并于今年5月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首鋼從北京搬遷至曹妃甸,并不是把污染也搬過去了。”據首鋼京唐鋼鐵廠能源與環境部黨委書記邵文策介紹,面對京津冀地區霧霾嚴重的問題,首鋼京唐鋼鐵廠在建設初期,就將工程投資總額的11.2%用于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投資近76億元,建設廢氣、廢水處理設施及環境在線監控系統,實現了余熱、余壓的高效能源轉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首鋼京唐鋼鐵廠建成了四套海水淡化裝置,并由此催生了海水綜合利用產業鏈。
今后,首鋼京唐鋼鐵廠將擴建海水淡化裝置,從長遠規劃來看,首鋼京唐將增加300萬至400萬噸日產淡水量,為城市供水,緩解北京水資源緊缺的難題。
另據曹妃甸區發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曹妃甸大型海水淡化進京項目也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總投資170億元,建設日產100萬噸的海水淡化廠和向北京供水管線工程。目前,北京市正在研究制定淡化海水進京后的配水方案。
為京輸送全國最高品質石油
減少尾氣污染
據曹妃甸化學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蒙旭光介紹,中石化曹妃甸千萬噸級煉油項目即將進入發改委核準程序,建成后,該項目將每年完成煉油1200萬噸,成品油生產標準高于歐洲歐V標準,接近美國加州標準,將成為全國油品標準最高的生產地。成品油會優先輸送至北京,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提高首都的空氣質量。
蒙旭光表示,曹妃甸是國家規劃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中石化曹妃甸千萬噸級煉油項目是由中國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投資建設的,項目總投資約283億元,主要建設規模為1200萬噸/年煉油以及100萬噸/年PX。目前,51項核準前要件已完成50件,即將進入發改委核準程序。
建碼頭輸送燃氣
滿足北京冬季用氣需求
昨天,北青報記者從曹妃甸區商務局獲悉,目前由中石油投資建設的曹妃甸LNG(液化天然氣)碼頭項目正在快速建設中,建成后,曹妃甸區的天然氣資源將通過管道直接從碼頭輸送到用氣企業,為北京供氣,緩解北京的能源緊張問題。
曹妃甸LNG(液化天然氣)碼頭項目總投資額55億元,設計規模為1000萬噸/年。建成后,曹妃甸可以直接通過碼頭向北京供氣。曹妃甸港口面對大海、背靠大陸,是區位條件極為優越的深水港口,據曹妃甸區發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曹妃甸區在建的碼頭泊位數量為27個,已經建成各類碼頭67個,開通內外貿易航線16條,已經成為“北煤南運”的重要通道。
據港口物流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曹妃甸港區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煤炭、礦石、原油、集裝箱、液化天然氣、木材、成品油等生產性碼頭60個,年設計通過能力達2.7億噸,今后貨種結構還將不斷完善。
另據了解,中國石油唐山液化天然氣項目已于2013年底投產運行,目前通過永康秦輸氣管向京津冀地區輸送天然氣12.8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京津冀地區、特別是北京市冬季天然氣供應不足的問題,曹妃甸已成為北京重要的能源基地。
海拔1800余米建風電廠
為北京用電提供保障
近日,北青報記者來到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最北部,海拔1884米的元寶山頂,可以看到約200臺風力發電機迎風旋轉。據圍場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風力發電機的年發電量可以達到158.6萬千瓦時,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綠色風電能源基地之一。風力發電機轉化的電能將過渡到華北電網,再向華北地區輸送,為京津兩地用電提供保障。
近年來,承德市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以風能、水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組成的新能源產業得到迅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元寶山位于紅松洼保護區,平均海拔約1700米,年平均風速高達7.96米/秒,擁有雄厚風能資源,適宜建設風力發電廠的面積達到2400平方公里。從2002年開始,紅松洼保護區逐步建起四個發電廠,年發電量達到近159萬千瓦時,清潔能源已成為圍場縣綠色GDP的主要來源和經濟發展的骨干支撐。
風力項目建設在創造綠色電能的同時,更為節能減排作出了貢獻。據風電開發項目負責人介紹,以裝機容量4.95萬千瓦時的風電廠為例,并網發電后,年發電量約為1.2億千瓦時,與燃煤發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4.17萬噸,減少粉塵7000噸、二氧化碳11.5萬噸、二氧化硫650噸,清潔能源產業為保護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本版文并攝/本報見習記者 王斌
講述
“從沙子地上建起的新首鋼,心里很自豪”
邵文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首鋼”人,從1989年進入首鋼算起,已經工作25年了,他見證了首鋼從北京石景山搬遷到河北曹妃甸的全過程。據他回憶,曾經曹妃甸的大部分區域都是大海。填海以后,2007年開始建設首鋼京唐鋼鐵廠時,這里還是一片沙子地,風沙非常大,甚至飯里都和著沙子。鋼鐵廠發展到現在,“首鋼人”克服了很多困難。“相當于來曹妃甸二次創業吧,也是為北京的發展做了自己的貢獻。”邵文策笑著說。
如今的首鋼京唐鋼鐵廠在環境保護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綠化范圍達到22%以上,再也看不見填海的沙子了。與在北京工作時每天可以回家不同,現在的“首鋼人”幾乎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有時還要更長。為了方便員工回京,鋼鐵廠開通了從曹妃甸新首鋼開往北京石景山老首鋼的班車,大約需要三至四小時車程。如果自己開車回北京,鋼鐵廠還報銷往返油費和高速費。邵文策說,“這里夏天不熱,而且比老廠子干凈多了。看著從沙子地上建起來的新首鋼,心里感覺挺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