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酸雨。2013年降水pH均值為6.09,總體呈弱酸性,與上年相比上升0.52,酸雨頻率6.7%,酸雨頻率較上年下降8.2個百分點,降水中致酸物質以硫酸鹽為主。
3、廢氣和主要廢氣污染物排放量。2013年全市工業廢氣排放量為2695413萬標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為6956噸,煙(粉)塵排放量為8070噸,與2012年相比,廢氣量及主要廢氣污染物排放量略有增加。
(三)聲環境。
全市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區域噪聲等效聲級基本維持在上年水平,功能區噪聲達標率略有提高,但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等效聲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1、區域環境噪聲。2013年,市區區域環境噪聲總體平均值晝間為55.8分貝,夜間為45.4分貝,總體平均等級為三級(一般)。各測點噪聲值范圍:晝間為50.5分貝至70.8分貝,超標率為6.3%。夜間為40.5分貝至60.3分貝,超標率為7.9%。影響區域環境噪聲的主要聲源為社會生活噪聲,占57.1%,區域環境噪聲等級為“差”的區域和超過相應功能區標準的區域主要分布交通干線兩側、主要商業集中區域和人流量較大區域。與2012年相比,區域聲環境的聲源結構和聲源強度均無明顯變化。
2、道路交通噪聲。2013年,我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晝間為64.2分貝,夜間為53.8分貝,強度等級均為一級(好)。晝間各路段測點噪聲值范圍為55.0分貝至72.5分貝,超標路段長度2317米,占總路段長度的6.9%。夜間各路段測點噪聲值范圍為46.5分貝至59.9分貝,超標路段長度11789米,占總路段長度的35.2%。晝間道路交通噪聲環境質量最差的路段為仁壽路,最好的為李漁路和大司馬路,夜間最差的為慶余路,最好的為慧政路。
3、功能區噪聲。全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為1類區(居住、文教機關區)、2類聲環境功能區(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3類聲環境功能區(工業區)和4類聲環境功能區(交通干線兩側區域)。依據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評價,全市各功能區晝、夜間等效聲級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表1中相應功能區標準,功能區噪聲達標為100%。
(四)固體廢物。
2013年,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40.6萬噸(其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0.895萬噸),工業廢物綜合利用量39.367萬噸,處理量為1.233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比上年略有減少。到2013年底,全市共有城鎮污水處理廠22座,實際處理污水量10.18萬噸/天,日產生污泥量50.9噸。污泥規范化處置率達到100%。
二、保障措施
(一)日常環境監管。2013年,環保部門接受項目申報登記269個,審批環評報告表131個,審批環評報告書16份。對要求執行“三同時”的建設項目及時進行監督檢查。認真履行試生產核準和竣工驗收程序,全年共計完成環保竣工驗收91個項目,新增廢水處理能力達4500噸/日,“三同時”投資近1億元。開展了腸衣、化工、印染、重金屬、畜禽養殖和危險固體廢棄物環境專項整治,在各專項整治中,共出動現場環境監察4300多人次,檢查污染源1800多廠次,對行政處罰事項未履行到位的7家企業進行了環保后督察,對上級環保部門下達的24個糾違事項進行后續督查,對35起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對情節嚴重的32起實施行政處罰。
(二)主要污染物減排。2013年,按計劃全面完成兩大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增量工程、如皋鋼鐵有限公司和雙錢輪胎的污水閉路循環工程,關閉三家企業及10家規模化養殖污染防治的減排工程,實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減量分別為2402噸、210噸、104噸和60噸。結合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縣(市)建設,全市建成一批畜禽養殖糞便處理中心、農村小型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其配套管網,為工程性減排進一步拓展了空間。
(三)化工園區及涉重行業整治。組織開展了以治理惡臭污染為重點的新一輪化工園區專項整治工作,園區及周邊地區42家化工企業全部制定了詳細的整治方案,目前,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化工氣味已有較為明顯的下降,由此引起的環境信訪量也大幅度減少。切實開展重金屬專項整治,制定了電鍍行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四)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2013年,通過召開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推進會,出臺考核獎懲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和時間節點。全年共有15家企業全部完成審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