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東北部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市區和周邊地區的溫差。(自美國航空航天局)
城市熱島是指城市地區的氣溫明顯高于周邊鄉村地區的現象,而這種現象或可增加城市居民的健康風險。美國耶魯大學日前在《自然》雜志上發表新研究,首次對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進行了量化分析。
一般認為,城市熱島主要是植被減少引起蒸發冷卻效應減弱所造成的。但本次研究人員在對北美65個城市分析后發現,城市地區(通過對流過程)向底層大氣層釋放熱量的效能變化是白天熱島現象的主要因素。
科研人員表示,“對流效能”在潮濕氣候里體現得尤其明顯。在亞特蘭大、喬治亞、納什維爾和田納西等城市,僅這一因素就能讓日間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
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研究學院氣象學教授李旭輝(XuhuiLee)稱,“對流效能”可能給各國城市居民健康帶來深遠影響,而眼下全球氣溫還在不斷攀升。他說:“這是氣候環境與城市熱島間的增效關系。在潮濕氣候中,城市熱島現象會放大熱波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從公共健康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p>
多年來,科學家們找出了造成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除了“對流效能”和蒸發冷卻效應之外,還包括建筑物、人行道以及其他結構體儲存的熱量高于植被和土壤,人造工業系統所產生的熱能,此外還有地球表面反射率的改變。
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收集的美國與加拿大城市地表溫度和植被數據,計算了城區與周邊鄉村地區在日間和夜間的溫差均值,采用氣象模型計算出了更加復雜的變量區間,隨后再利用這些變量,針對導致城市熱島效應主要因素(輻射、對流、蒸發、熱儲量以及人為生成的熱能)的作用進行了量化。
研究人員發現,對流是造成白天熱島現象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美國南部那些“濕度更大”的城市。與其周圍環繞的多植被地區相比,上述城市建筑物光滑的外表面以及其他人造構筑物的熱傳導性更差。總體而言,環境潮濕的城市的“對流效能”會下降58%。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研究學院博士生趙磊(LeiZhao)表示,“植被‘粗糙的’表層會引起湍流,而湍流會將熱量帶到大氣中。”
在干旱地區,對流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美國西南部城市周邊,植被通常較少且自身高度更低,鄉村地區的散熱表現較差。由此,城市實際上要比周邊鄉村地區的散熱效率高出20%。
根據本次研究,控制“對流效能”或者城市熱儲量并不是可行方案,因為這樣需要徹底改變城市的形態,如建筑物的高度等??蒲腥藛T表示,更加貼近現實的方案是加強對表面反射率的管控,例如改變停車場、道路和房頂的顏色等。這些行動將有助于減少在日間吸收并將在夜晚釋放出來的熱量。(謝璿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