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修復土壤污染,要過幾道坎

發布時間: 2014-06-10 11:17:26  |  來源: 經濟日報  |  作者: 劉松柏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植物修復技術 超富集植物 蜈蚣草 土壤生產力 修復工程

“當前我國土壤污染的形勢比預想的還要嚴重。”在前不久召開的“2014年中科集團環境保護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雷梅如此感嘆。

今年4月,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耕地土壤點位污染物超標率達19.4%,污染形勢更令人擔憂。

隨著土壤污染問題的凸顯,“土壤修復”這個有些陌生的名詞也逐漸走進公眾視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要實施“土壤修復工程”;4月通過的《環境保護法》修訂案增加了土壤修復的內容;今年國家還將出臺并實施《土地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遏制土壤污染惡化趨勢。

在政策驅動下,土壤修復產業展現了良好的市場前景。雷梅告訴記者,由于相當一部分農林牧用地和工礦業場地污染嚴重,還有不少傳統產業將面臨轉產、搬遷或關停的現實處境,這些都給我國土壤污染修復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環保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也表示:“與大氣、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國的土壤污染治理總體差距較大。一旦市場打開,規模將遠遠大于大氣和水污染的治理。”專家普遍預計,土壤修復產業可形成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但是,這個全新的市場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技術、資金、標準規范和政策法律等都是亟需跨越的門檻。

“土壤修復首先碰到的是技術問題,一項技術的適用性、經濟性決定了其推廣應用范圍和進度。”雷梅長期從事土壤修復,對修復技術了如指掌。“采用工程、物理化學方法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不僅費用昂貴,而且常常導致土壤結構破壞、生物活性下降和肥力退化等,難以應用于大規模污染土壤的改良,特別是耕地修復。而植物修復技術不僅修復成本低、無二次污染、對土壤結構不產生破壞,還能改善土壤生態、減少水土流失、增加碳固定。”

2011年,第一個國家級土壤修復示范項目——大環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工程項目實施,雷梅就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項目采用一些原生的重金屬或類金屬超積累植物,如砷超積累植物蜈蚣草等吸收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同時,每年焚燒超富集植物后的灰燼還可以被礦業公司回收,既不產生二次污染,又可以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幾年來,在雷梅主持下,項目實現了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從小規模探索走向大規模應用兩個突破,在環江縣修復了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1280畝,奠定了土壤修復技術的工程化、產業化基礎。

目前,這種技術已經在云南、河南、湖南、北京等地多個污染土壤修復工程中得到應用。“應用范圍很廣,從南方到北方,從干旱地區到高海拔寒冷地區,都取得了不錯的治理效果。”雷梅說。

土壤修復需要充足的資金保障。城市用地的土壤污染修復受到眾多企業的青睞,然而經濟效益不好的農耕地修復卻舉步維艱。雷梅說:“農田耕地污染牽涉食品安全,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引導和相應政策落實力度。”據專家估計,全國耕地修復需投入10萬億元以上。

除了資金缺口,土壤修復還存在責任不明確、相應的技術標準缺乏和法律缺失等問題。“比如,一塊地怎樣才算修復好了,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是一個標準和法律問題。現在一些企業把污染的土壤從污染場地挖走之后,送到垃圾填埋場填埋。但事實上,這種方法只是將污染轉移,并沒有把污染物消除掉。”

雷梅說,在我國耕地緊張的情況下,恢復土壤生產力的植物修復技術符合我國的國情,又比較容易被接受和推廣,希望國家從立法、政策上盡快出臺配套的土壤污染修復標準、規范,更好地引導土壤污染修復市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