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見習記者 何珂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農作物秸稈成為了“豐收后的煩惱”。通過機械化手段處理秸稈,不僅能解決禁燒難題,還能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
“秸稈利用好,增加收入又環保”“秸稈是個寶,焚燒可惜了”……6月初,淮北平原麥浪起伏。今年的麥田里,除了金色美景之外,紅色的秸稈禁燒宣傳橫幅格外引人注目。
春爭日,夏爭時。夏收作業開始,秸稈如何處理?記者在現場尋找答案:粉碎還田做肥料、打捆再利用、壓塊好運輸,現代農業機械的發展,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裝備保障。
打捆機顯身手,畫出麥田美麗圖景
“麥田里的秸稈卷好漂亮、好整齊。 ”端午節小長假期間,省城市民胡女士回蕭縣老家過節,意外發現,沿途田間地頭的麥田里,堆著一卷卷捆扎好的小麥秸稈。
胡女士看到的這些秸稈卷,正是蕭縣今年推行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成果。這些秸稈卷有些將被運往造紙廠,有些將前去秸稈發電廠,有些將成為牛羊的飼料。總之,秸稈都將找到自己的“歸宿”,實現其利用價值。
“政府有補貼,而且我感覺這個有利可圖,所以一個月前買了這臺打捆機。 ”6月4日,在蕭縣王寨鎮王寨村的一處麥田里,農機手武升紅正將小麥秸稈打捆。只見打捆機將散落田間的麥稈前“收”后“吐”成一卷卷秸稈包,平均每五秒“吐”出一個高20多厘米的草垛。
“買機械,國家補貼了3.2萬元,縣里補貼了3萬元,12萬元的打捆機,我基本五六萬元就買到了。”武升紅告訴記者,現在一天能收十幾噸秸稈,打捆后賣給電廠、造紙廠等,回收價格基本都在300元每噸左右。 “我們免費獲得秸稈,又幫助農民解決秸稈處理問題,可以說是多方受益。 ”
與武升紅有同感的是安徽匯天汽貿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唐勇。在蕭縣龍城鎮許谷堆村,唐勇租用了專門的草場進行秸稈收集。
“公司主要經營農機銷售,長期與農民打交道,我感覺秸稈利用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唐勇介紹,現在他有兩臺秸稈電壓打包機,可以將收集的秸稈打包壓成小塊,便于運輸。
記者看到,唐勇的草場內,已經有三個小山般大小的草垛,這是2天時間收集的220噸秸稈。 “我給你算筆賬,從農機手那里回收的打捆秸稈,每噸價格是三百多元,現在我們已經和山東的一家造紙廠簽訂協議,以每噸660元的價格賣出,加上運輸成本基本控制在200元以內,如果大批量進行生產利潤還是可觀的。”唐勇告訴記者,打捆秸稈的確存在草價低、運輸成本高、作業成本高的問題,但是他表示如果進行批量生產,可以更好的壓縮成本,提高利潤。
“打捆處理秸稈是今年的新舉措,蕭縣今年購買打捆機231臺,每臺縣里獎補平均2萬元。此外,我們還積極尋找出路,除了省外的造紙廠外,目前縣里已經建8個秸稈煤生產廠,一個廠每年能消化約15—20萬畝小麥秸稈。 ”蕭縣農機局局長劉勇表示,秸稈不僅僅體現在禁上,更應變廢為寶。“秸稈壓出的塊,即可做燃料,也可以做飼料,壓塊的成本每噸約90—100元,而成品售價每噸600元左右,利潤空間大。 ”
粉碎機增效益,秸稈還田亟待推廣
麥浪滾滾,機械轟鳴。 6月4日,在碭山縣官莊壩鎮吳集村的大塊麥田里,幾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緊張作業,麥子收割后留下一腳深的麥茬,秸稈粉碎還田機緊跟其后,將麥稈粉碎還田……
“我種了15畝地的麥子,年年豐收,今年預計能收到一萬兩三千斤,這離不開秸稈還田的自然肥。 ”吳集村村民吳軍思今年58歲,他告訴記者,以前田里的秸稈都是直接燒掉,現在政策禁燒,而且還有一系列措施支持秸稈綜合再利用,他家麥田里的秸稈都粉碎還了田。
“粉碎還田好處多,既可以解決秸稈的去處,還等于給自家地里施了一次肥。”吳軍思說,“以前莊稼苗子出不齊,而且經常容易生雜草,施肥也存在不均勻等問題,現在秸稈還田后,直接讓播種機播下玉米種子,只需要幾個月之后打一次除草劑就可以了,減少了勞動成本。 ”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農戶在解決秸稈問題上,都采用了還田方式。 “既環保又肥田”是不少農戶的感受。 “很方便,還有政府補貼,一畝地請農機手收割、粉碎、播種一共只需80元左右,以后年年還田。 ”在田頭,農戶吳海軍笑呵呵地邊走邊說。
官莊壩鎮鎮長尉成輝告訴記者,目前全鎮擁有130多臺收割機,80多臺粉碎機,32臺打捆機。 “在秸稈處理上,我們強化了農機的作用,對農機手進行了編號管理,嚴格按照限茬的要求進行收割。”尉成輝表示,去年收割限茬按照省農業部門要求控制在15厘米,今年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收割高度控制在10厘米,這樣更利于下一季的播種。 “當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收割機的效率,所以政府針對農機手有補貼。 ”
“目前,雖然不少老百姓支持秸稈還田,但是仍有不少農戶對秸稈粉碎還田的益處認識還不是太高,認為焚燒秸稈可以減少病蟲害,國家在這方面還要定量進行試驗,加強秸稈粉碎還田的技術研發等工作,把秸稈禁燒這項政府行為,變成老百姓的自覺行動,秸稈綜合利用才算成功。 ”碭山縣農機局局長曹愛平說。
機械化添動力,綠色農業生機無限
秸稈,一度曾是農家的“寶貝”,但如今卻成為了可以被燒毀的“廢物”。究其原因,還在于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記得20多年前,秸稈家家戶戶都會利用上,家中灶臺需要秸稈當燃料,耕牛的飼料也多是秸稈。 ”蕭縣王寨村村民王翠華告訴記者,如今農業都是機械化作業,耕牛早已退出舞臺,被“鐵牛”所替代。同時,農村中的勞力大都外出務工,農忙時節趕回來也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完成農活,更沒有時間去打理,秸稈日益成為了“豐收后的煩惱”。
王翠華的觀點得到了不少農戶的認同。碭山縣無集村的大學生村官徐作棟告訴記者,其實一噸秸稈燃燒的熱值相當于半噸標煤,理論上是很好的燃料,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農村能源需求結構變化,過去一直作為農村能源主力的秸稈被農民棄之不用,取而代之的是燃氣和電力。而另一方面,如果作物在收割后留在田間的秸稈不及時處置的話又會影響下一茬耕種、甚至引發病蟲災害,所以農民處理秸稈最簡便易行的方法就是焚燒。
專家表示,利用秸稈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直接還田、可以加工成飼料、可以用于發電、可以壓縮成顆粒狀作為燃料。雖然給秸稈找個出路從技術上來說是沒有問題,但具體實踐有諸多掣肘。比如,雖然一些地方已經開始用秸稈替代煤做發電的燃料,但由于秸稈密度低、體積大,運輸儲存的成本都較高,最終導致有的發電廠雖然以秸稈發電為名,卻燒不起秸稈,主要燒的還是煤。
以最基礎的環節秸稈收集來看,現在農村勞動力短缺,沒有勞力用于收集秸稈,而利用機械對秸稈進行收集或還田要增加不少油耗、人工等成本,沒人解決費用問題,導致農民會選擇最簡單的方式——燒。
“秸稈的問題是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禁燒的同時更應發展秸稈利用的產業鏈,讓老百姓從想燒變成不愿燒、舍不得燒。 ”省農機局副局長縱風云表示,在發展農業機械的同時,也要讓秸稈的利用形成一個產業鏈,使從事秸稈收集利用的人有利可圖,才能真正解決秸稈露天焚燒的難題。
·聲音·
“秸稈壓塊用途多”
我們這邊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的秸稈產量大,采用秸稈壓塊成型技術,把秸稈壓制成規則的、密度較大的塊狀燃料,可以提高其運輸和儲存能力。目前,公司有一套秸稈壓塊機,每小時能生產秸稈壓塊1.5—2噸。最近,我們還準備添置一套大型機械,加大產量,因為算了筆賬覺得前景不錯。以玉米秸稈為例,每兩畝秸稈能生產一噸壓塊,每村每戶生產耕地4—6畝,所產秸稈壓塊2—3噸,基本能滿足每戶冬季取暖、炊事需要。我們可以讓農戶提供秸稈原料,以物換物,每噸秸稈壓塊加工費120元,采用壓塊取暖、炊事只需360元。煤炭的市場價格每噸需要700元左右,相比之下,秸稈壓塊便宜了不少。除了當燃料,秸稈壓塊還可以作為牛羊的飼料,多功能用途,我很看好它的市場前景。——蕭縣匯豐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榮花
“農機帶來增收新渠道”
養牛我都干了三十多年了,以前牛的飼料是谷糠,五毛錢一斤。現在合作社買了兩臺三萬多元的小型打捆機,補貼有兩萬多,基本一臺就幾千塊錢,劃算。如今,用打捆機去麥田里收秸稈,可以免費給牛做飼料,在成本方面便宜了不少錢呢,而且多余的秸稈還可以賣給發電廠,一噸三百多元,也是增收新渠道,這些都離不開農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補貼支持。
——碭山縣碭城鎮里屯村鑫牛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美蓮
“耕種收全程機械化”
我今年60歲了,和老伴兩個人一起種了七畝地。以前都是人工用鐮刀割麥子,三四畝地就要收割一個星期,現在有了農業機械,這收割機跑幾趟,不到一天工夫,七畝地就全部收割完畢了。我兩個兒子在打工,本來農忙時節,他們想回來的,但是我沒讓,一來一回車票都得一千多,不劃算。麥子收割有收割機,然后剩下的秸稈直接粉碎還田,可以肥田,而且麥子收割粉碎結束,就立馬可以用播種機,將下一季的玉米種子下地,全程都是機械化作業,忙的累的都是農機手,我們只用等收割機走到地頭,打開艙門,用米袋去接住傾瀉下來的麥粒就可以了。——碭山縣官莊壩鎮吳集村村民吳少華
“為農技推廣出一份力”
我是公司在蕭縣服務點的農機維修員,現在蕭縣各鄉鎮都有我公司服務點,在這樣的農忙時節,我們會到田間地頭來幫忙。主要工作是指導新買農機的用戶,學會正確使用機械,為推廣農機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吧。因為對于夏收而言,每一秒鐘都很重要,盡量減少機械故障帶來的時間損失。目前公司在蕭縣這邊已經賣出了60多臺打捆機,上百臺的收割機,機械化作業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新型的農業機械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
——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農機維修員 佀傳棟
“加大對機械的投入”
為讓下一季作物更好播種,我們對收割麥茬低于10cm的農機手進行獎勵,一畝地是5元。我認為限茬不是壞事,主要是要考慮到多方利益,特別是農機手,麥茬割得短對于他們而言,就意味著效率低了,我們給獎勵,他們的積極性也就能提高一些。此外,對于農戶而言,他們也希望自家的成熟麥子早日收割,所以需要加大對機械的投入,在補貼政策的支持下,不少老百姓都很愿意采購農機,一方面為百姓增加收入渠道,另一方面也能使收割保質保量完成。 “三夏”時節,秸稈的禁與獎要做好平衡,不能傷害老百姓的基本利益。
——蕭縣王寨鎮黨委書記 許成偉碭山縣官莊壩鎮吳集村,農機手正在進行秸稈粉碎還田。 本報記者 黃連廣 攝
6月4日,在蕭縣王寨鎮王寨村的麥田里,秸稈打捆機正在作業。 本報記者 黃連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