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今夏,太湖又遇藍藻挑戰

發布時間: 2014-06-09 13:49:13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王偉健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生境條件 葉綠素a 太湖流域 藍藻 太湖黿頭渚風景區

核心閱讀

藍藻是太湖周邊夏季普遍發生的災害,2007年5月,太湖藍藻暴發,曾造成無錫市的飲水危機。今年,太湖藍藻發生時間不僅提前,而且據預測,今夏氣候高溫干旱、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幾率升高,都極易促成藍藻發生。太湖能否安全度夏?近日,記者走訪了太湖沿線的無錫和蘇州。

5月底,一組太湖發生藍藻的照片引起關注。照片上,江蘇無錫太湖邊著名景點黿頭渚的某處湖面,鋪滿了綠油油的藍藻。“2007年5月底發生的太湖藍藻事件至今難忘,對于生活在太湖邊的居民來說,藍藻發生期間是最揪心的日子。”一位無錫市民說。

今年發生時間略早,氣候條件或利于藍藻生長

“6年過去了,太湖水質持續向好,均實現安全度夏。但今夏可能出現的高溫干旱少雨氣候條件,讓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考驗。”說到太湖藍藻,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辦公室副主任張利民有喜有憂。

6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無錫黿頭渚風景區。在湖邊一處藍藻打撈點,幾名工作人員正在用機器仔細清理湖水。順著工人的指引,記者抬頭望向湖中稍遠處,一條細細的綠帶隱約可見。

“綠帶就是藍藻。”無錫市太湖水污染防治辦公室主任顧崗坦言,今年4月3日首次監測到太湖藍藻水華現象,比去年的4月7日略有提前。但至目前為止,藍藻水華平均面積為17平方公里,同比減小21.7%。主要水質指標,特別是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葉綠素a的濃度,均優于往年。

顧崗分析,今年藍藻情況總體穩定,除了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今年太湖水位比較高。

“但是,今年的氣候可能利于藍藻的生長。”張利民說,今年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超過七成,今夏可能的氣候現象是高溫干旱少雨,這都非常利于藍藻的生長。

太湖治理邊際效應遞減,藍藻暴發的生境條件并未改變

采訪中,蘇州吳中區太湖水污染防治辦公室主任許建良很自豪地對記者說:“吳中區的太湖水質至少在Ⅲ級以上。”隨后,他讓記者坐著小艇駛向太湖中間,一路上,記者看到湖水清澈,湖底水草可見。據介紹,蘇州境內的太湖水質已經從藻型向草型轉變,這也意味著湖泊中更容易生長的植物已經由藍藻變成了水草,是水質向好的表現。

盡管水質不斷改善,但仍有隱憂。張利民告訴記者,藍藻發生的生境條件還沒有改變,一旦有合適的氣象、氣候條件,藍藻發生還是一種常態化現象。

在張利民看來,盡管太湖水質有所改善,但改善的幅度和程度卻出現了邊際效應遞減。就目前來看,改善太湖水質變得越來越難,甚至會出現反復,“一開始加大投入時,水質改善很快。但就像一個人服藥,一開始下猛藥效果很好,但長期服用效果就沒有一開始那么明顯了”。張利民介紹,為了確保飲用水安全,不發生大面積湖泛,江蘇省政府專門出臺了兩個預案,即藍藻防控預案和湖泛防控預案。

在太湖取水口,記者看到,水面傳感器正24小時不間斷工作,每5分鐘傳送一次水面變化數據,全面監測著水質、水文變化情況。

除了精細化的預警制度,太湖流域水質深度處理能力也在增強。在蘇州吳中供水公司,記者看到,一套“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設施正在運行。據總經理郁永康介紹,這套設施去年底建成投產,半年的跟蹤檢測顯示,該工藝對有機污染物去除率超過50%,有效提高了應對水源突發事件的能力。

治理關鍵在減排,專家強調產業結構調整是根本

記者了解到,自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以來,太湖沿線城市均采用“雙源供水”。在無錫市,去年7月投入使用的“安全供水高速通道”實現了長江、太湖“雙源供水、互聯互通”,全年調引長江水22.4億立方米,相當于半個太湖的庫容量。

無錫市自來水公司負責人介紹,一旦一個水源發生波動,可以迅速切換到另外一個水源供水,5個小時之內就能把干凈的自來水送到老百姓家里。

在確保飲水安全的同時,對于治理太湖的工作人員來說,太湖水質的治理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顧崗認為,目前雖然太湖水質穩中向好,但“藻型生境”(適合藻類生長的環境)并未改變,因此,對治理太湖要有科學的態度,不宜過分急于求成。

“太湖屬于大型淺水型湖泊,平均水深近兩米,水污染防治難度大。”張利民表示,太湖治理的關鍵還是要“減少污染物進入太湖”。他說,目前太湖流域的產業結構依然不合理,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超過環境容量,“因此,調整產業結構絕不僅僅是句套話,而是太湖治理的根本路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