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
今年4月21日,成都平原秸稈禁燒工作推進暨聯防聯控聯席會議指出,四川將進一步加強區域間秸稈禁燒聯動機制,自貢、瀘州、內江、樂山、宜賓等城市,將建立川南城市群秸稈禁燒聯防聯控機制。
這次會議釋放出一個信號:川南城市將在環境保護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探索建立一種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實現城市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將是未來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的重大課題。
川南四城瀘州率先探索將秸稈變資源
2013年,瀘州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意見中對瀘州市禁止露天焚燒秸稈重點區域進行了劃分,其中包括各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旅游景區及周圍1平方公里范圍之內,走在川南前列。今年,瀘州市政府又下發了《關于劃定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區域的通知》,劃定了瀘州市易發生秸稈焚燒的區域并規定了目標責任。
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瀘州焚燒秸稈的現象較少,村民通常把秸稈作為肥料等處理,這與秸稈綜合利用的大力宣傳密不可分。瀘州市環保部門協同農業部門,在大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方面采取了多種措施,如在全市推廣秸稈快速腐熟還田,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鼓勵發展秸稈飼料,以滿足奶牛、肉牛、羊養殖飼料需求等。
“我們鼓勵發展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紡織工藝、秸稈制碳、秸稈制酒精、秸稈有機肥加工等,沒有絕對的廢物,只有沒有放對位置的資源。”瀘州市環保局農村生態科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鼓勵秸稈綜合利用,瀘州市政府在技術開發、設備研制相關項目給予適當補助,將秸稈還田、青貯等相關機具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并對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和農機服務組織購置秸稈處理機械給予信貸支持,各類秸稈工業利用及加工項目,優先給予扶持。
大氣治理部門聯動模式可推廣到川南
目前,瀘州市空氣污染主要來自施工工地、道路揚塵、機動車污染等方面。為此,瀘州市開展了城區揚塵污染集中治理的工作,以工地揚塵、煤油煙等作為重點內容。機動車尾氣治理,由瀘州市公安局牽頭,各個區政府等部門配合,從源頭上禁止尾氣排放不合格的車輛上路行駛。此外,由瀘州市住建局牽頭,在城區主要入口設置了臟車清洗場地。
“這種部門聯動的模式,也可與推廣到川南城市群,這需要首先打破行政壁壘。”瀘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一段時間,瀘州將主動與川南其他城市對接,通過交流、總結、推廣各個市內的成功經驗,共同探索建立川南地區的環保聯防聯控機制。
2014年,在瀘州市環保局制定的《瀘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明確了2014-2017年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標:力爭到2017年,瀘州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要完成這項工作,瀘州必須加強與川南其他城市的聯動和合作。因為只要川南地區的空氣質量全部提高了,瀘州的空氣質量自然也就變好了。”瀘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治污減排沱江長江水域須四城聯防
“川南四城,由沱江和長江串聯起來,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只有建立川南聯防聯控機制,才會事半功倍。”瀘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水污染治理是既是瀘州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川南城市群應該重點研究的課題。
在這方面,瀘州市曾出臺《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要求強化工業企業廢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目前,瀘州市已建成7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生活污水12.1萬噸。同時,按照《瀘州市排水規劃》,“十二五”期間,瀘州市擬新建二道溪二期、納溪二期、城南、城東等四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目前二道溪二期已動工建設,納溪二期、城南、城東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為促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瀘州市政府開展了工業污染源綜合整治。近三來年,已累計投入資金7億多元,對全市的50余家工業企業進行了限期治理,還對瀘天化、北方化工、海東皮革、川南機械廠等16家企業開展了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督促和指導企業逐步建立“源頭控制、過程管控、清潔生產、末端治理”全防全控體系。
2014年度,瀘州市政府決定對四川瀘州沱江水泥有限公司等15個工業污染源企業限期綜合整治,15個工業污染源企業完成綜合整治后,預計可削減氮氧化物9860噸/年、化學需氧量463噸/年、氨氮4噸/年,為瀘州市新建項目騰出寶貴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華西城市讀本實習記者李泱